瑜伽八十三卷二十页云:日出者:谓能对治无明暗故。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即众生愚痴,不知罪福之因果,故贪爱吝惜财物,而无施与他人之心。灌顶经卷十二(大二一·五三三上):“世人愚痴,...(术语)Āyatna,又作阿也怛那。旧译曰入。新译曰处。即十二入十二处等。俱舍光记一曰:阿耶怛那,唐云处,旧翻为...即由佛之加被而成为如佛觉力之三昧。三昧,为“禅定”之异称。据法华文句卷一上载,阿难曾得此三昧。 p2757...(一)佛果三种德相之一。即指诸佛成就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等四智,如实照了诸法而无碍。配于佛三...(譬喻)智之高譬如山也。唐华严经二十二曰:智山法华,悉已清净。...指二度展折坐具而礼拜三回。又作两展三礼。乃禅宗礼法之一。敕修百丈清规卷五游方参请条(大四八·一一四○中):“...【三种戒性】 p0178 瑜伽二十二卷七页云:复有异门。谓佛世尊,此中略显三种戒性。一、受持戒性。二、出离戒性。三...华严法界观云法界三观:法界三观者,乃帝心尊者,依华严经而立也。法界即所观之境,三观即能观之观,此三种观,虽自...【生与起差别】 p0479 俱舍论二十二卷九页云:何法名生?何法名起?界趣生等,品类差别,自体出现,说名为生。若无...(人名)Kokālika,巴Kokāliya,又作俱迦离,仇伽离,瞿迦离,俱迦利。比丘名。译曰恶时者,牛守。提婆达多之弟子...(术语)血脉相承之转语。诸宗法脉相承,犹如子孙承父母之血肉也。...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以神通...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摩诃萨万二千人俱。尔时三十三天...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为比丘们开示:世间人会有三种观想,是哪三种呢?所谓欲想、瞋恚想与杀害想。比丘...印度北方有一个叫做舍卫城的都市,佛陀有一个供大众内观及听闻其说法的中心。有一位年轻人每个晚上都会来听佛陀说法...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见此事已,次当想佛。所以者何,诸佛如来,是法界身①,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在这次震灾中,受苦受难的都是菩萨的化身,他们用自己宝贵的生命当做教材,向人们示现这世界由于人心的贪婪、无知,...「情」是什么?「情」就是感情,可以分成亲情、爱情、友情和道情四个类别。佛教虽然要人离欲、万缘放下,但并不是要...
念一尊佛就等于念十方三世一切佛,何以故呢?一切诸佛所证得的法身是一个法身。所以当我们念一佛的时候,就等于念到...
皮袋歌。歌皮袋。空劫之前难名状。威音过后成挂碍。三百六十筋连体。八万四千毛孔在。分三才。合四大。撑天拄地何气...
我们都知道,修行其实就是修心,因此修行最大的快乐,就是这念心能时时放得下、提得起、能真真实实地活在当下。当下...
日出
【法相辞典】
【日出】 p0391
上篇:文词圆满语 | 下篇:日月星 |
(名数)五种之业也。有四种:(一)顺现法受业,顺次生受业,顺后次受业,时分不定异熟定业,时分不定异熟不定业也...
贪惜
阿耶怛那
佛觉三昧
智德
智山
两展三拜
三种戒性
法界三观(二)
生与起差别
瞿伽离
相承血脉
【大藏经】占察善恶业报经
【大藏经】佛说阿弥陀经
【大藏经】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心中若存这三种念头,将会招感三恶道的苦报
修行这条路没人能够代替我们走

《观无量寿佛经》第八观:像观
圣严法师《他们都是活菩萨》
圣严法师:不再为情所困

念一佛就等于念十方佛

虚云老和尚《皮袋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