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阿毗达磨辞典 > 正文
(术语)特殊之方便也。法华经方便品曰:更以异方便,助显第一义。观无量寿经曰:诸佛如来,有异方便,令汝得见。...据翻译名义集卷十五所举,第八阿赖耶识能含藏一切善恶种子,具有下列四分之义,即:(一)相分,相,即形相。相分有三...云何道谛?谓由此道故知苦断集证灭修道,是略说道谛相,今于此中依四圣谛以其作用显道体相。 又道有五种,谓资粮道...指别业妄见、同分妄见,乃众生个别或共同所起之两种妄见。据楞严经卷二载:(一)别业妄见,指诸众生迷失真性,自起妄...据摩诃止观卷四上载,修行之人因顺流十心而颠倒造恶,积集重累,流转生死,故当用逆流十心以对治之。即:(一)正信因...二种求之一。即希求满足诸种欲望之意。成实论卷十列举二种求:(一)求现存之诸欲,称为欲求。(二)更求后身,称为有求...言百八见者。 一、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各有三受,(苦、乐、不苦不乐)成十八。 二、对六尘(色...【他所讥嫌过失】 p0488 瑜伽九十九卷三页云:若非亲属苾刍尼所,受衣、与衣。或共彼等、独在一处。或复非时。诸苾...谓说教者之学解行证愈深,地位愈高,则所说之法亦愈有分量,愈受世人所尊重。故于佛教之典籍中,多署有作者之名,此...通称世主。又作世王天、梵天、大自在天。玄应音义卷二十二谓世主天乃梵天之异名,成唯识论述记卷六末则谓世主即大自...为“因果门”之对称。于唯识宗用以显示种子与现行之第八识(本识)、七转识(前七识)间关系之法门中,种子与第八识...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总持不动尊 首楞严王世希有 销我亿劫颠倒想 不历僧祗获法身 愿...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
世间一切幻化,如露如电。故祖师说:一切都是假,唯有修道真。 一个人一生下来,身弱脆碎,娘苦心哺育小乳婴。喃喃...
因为贪心得不到满足,所以心里不满意、嫉妒、嗔恨、怨恨,贪心得不到满足了反而为嗔。所以嗔也是贪心的另一种表现形...【然平日则区区趋名竞利,虽百钱之物,亦不肯弃舍,而不自爱其身,何哉?或责以盗窃,或呵以禽畜,则怫然而怒,有至...秋天,来稻成熟,田野一片金黄,农人聚集,庆祝丰收,大地洋溢着一片欢乐。佛陀来到农庄,许多人都恭敬地供养他。只...
有这么一个笑话:说有一位技艺很好的厨师,经常被人请去帮做酒席。这位厨师有个好占便宜的习惯,总是趁主人不注意就...
一、三宝为依怙 轮回三界中的我等众生,悉是烦恼具足的病人,病因甚众,略述有二:一者知见上的颠倒。将虚浮幻化之...心宽不伤人,念纯不伤己。 宽容的人,不会轻易伤害别人。而一个处处怨天尤人之人,不仅会伤害他人,其实被伤的最深...修此五位菩萨心咒,可得美貌,可得财富,可得人心,可消除障碍违缘,可忆起前世,可往生成佛。 一、观音心咒 唵(on...
未来
【阿毗达磨辞典】
云何未来?几是未来?为何义故观未来耶?谓有因非已生故,未得自相故,因果未受用故,杂染清净性未现前故,因果自相有非有故,希为杂染相故,不希为清净相故,是未来义。有因非已生者,为简无为,彼虽非已生而无因故。未得自相者,自体未生故。因果未受用者,谓彼种子未作所作故,彼性未生故,一切一分是未来。为舍执着流转我故,观察未来。
上篇:叹 | 下篇:外门 |
又名神足通,或神境通,五通之一。变现自在,故名如意;飞行自在,故名神足;能在六尘境界中变化自在,故名神境。...
异方便
赖耶四分
道谛
二种妄见
逆流十心
欲求
一百八见(二)
他所讥嫌过失
因人重法
世主天
体用门
【大藏经】净土十疑论
【大藏经】早课(朝时课诵)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经

一切都是假,唯有修道真

这个嗔恨心的破坏力,危害性最严重
生死的大事
心地的耕耘

习惯成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