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九十九卷三页云:若非亲属苾刍尼所,受衣、与衣。或共彼等、独在一处。或复非时。诸苾刍僧、不同忍许,辄往教授。或除余时,与诸母邑,共道路行。如是等类,当知是名他所讥嫌过失。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1、正午以前的饭食。 2、蔬食。...(杂语)阿者发语辞,如阿谁阿娘之类。师者师匠。碧岩着语曰:多口阿师。...【无我性】 p1057 集论一卷十二页云:何故真如名无我性。离二我故。...梵语 ?āstā deva-manusyānāj,巴利语 satthā deva-manussānaj。音译作舍多提婆魔舍喃。为如来十号之一。又...【我有我见】 p0648 大毗婆沙论一百九十九卷四页云:诸有此见,谛故住故我有我。此边执见,常见摄;见苦所断。...(书名)四十八卷。宋赜藏主集。为搜罗南岳怀让以下数十人之语录者,可观南岳下禅风之至要典籍也。出于大明三藏目录...指“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一偈之后半偈。据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四谓,释迦如来于过去世为凡夫时...(譬喻)智慧能吹人入法性之海,故譬以风。六波罗蜜经偈曰:众生无定性,犹如水上波,愿得智慧风,吹入法性海。...【领受】 p1297 瑜伽八十四卷十七页云:领受者:谓诸受共相故。...为行者祈求往生净土所结之手印。其印相乃二手作莲华合掌之印,置于胸前。据观自在菩萨怛多唎随心陀罗尼经载,结此...(杂语)老臊之夷人也。斥达磨。联灯二十德山章曰:这里佛也无,祖也无,达磨老臊胡,十地菩萨是担屎汉。虚堂告香普...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诸漏已尽,神通明达。诸众圣其名曰:尊者阿难,...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鞞罗羡那(秦言勇军)。譬如天与诸天女共...「景物依旧,人事已非」,这是一般人对无常的感叹。其实,世间一切有为法都是因缘和合而生起,因缘所生的诸法,空无...
阿弥陀佛所发的第十八愿就是十念皆生我国愿。有时候会把十念解释为十声,但这里也得要辨识一下,两者不能截然分开或...问: 师父,念佛时如何做到心定,静心。心无杂念的境界好难啊! 答: 作为初学者,不要等到心完全安静下来再去念佛...布袋戏的历史起源有一则动人的故事。相传在明朝,有一位泉州秀才梁炳麟赴京去会考。 考完试以后,梁炳麟自觉考得不...
在中国民间有句俗话:家家观世音,户户弥陀佛。 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两位圣者与我们中国人有很深的法缘。尤其他们...
讲苦,那佛说了种种方法,断苦的方法,但是我们用不上。突然间又身体不适应,你还得去完成任务,你感觉苦不苦啊?我...
如果我们看过戒律就知道,佛在世的时候比丘尼僧团有一个叫莲华色比丘尼,她是一个阿罗汉比丘尼。这个比丘尼,其实她...
我们知道三宝是众生的良福田,也就是是最好的福田。在三宝当中哪怕只做一点点的供养,都可以获得无量的福报。我们平...
他所讥嫌过失
【法相辞典】
【他所讥嫌过失】 p0488
上篇:他心亦自识境 | 下篇:他骂报骂等戒 |
(名数)盖即盖覆之义。有五法,能盖覆心性而不生善法也。一、贪欲盖,执着五欲之境以盖心性者。二、瞋恚盖,于违情...
斋
阿师
无我性
天人师
我有我见
古尊宿语录
半偈
智慧风
领受
求生净土印
老臊胡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大藏经】佛说出家功德经
无常的含义

「十念皆生我国愿」该如何理解
心乱就不要念佛持咒了吗
功名威赫归掌上

救世大悲观世音

欲海漂流具众苦

佛法不怕你烦恼重,怕的是你没有善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