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识论七卷十五页云:外色实无,可非内识境;他心实有,宁非自所缘?谁说他心非自识境。但不说彼是亲所缘。谓识生时,无实作用。非如手等,亲执外物,日等舒光,亲照外境;但如镜等,似外境现;名了他心。非亲能了。亲所了者,谓自所变。故契经言:无有少法,能取余法。但识生时,似彼相现,名取彼物。如缘他心,色等亦尔。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名数)五种之悭吝也。一、住处悭,我独住此处,不容余人。二、家悭,我独入此家,不容余人。三、施悭,我独受此布...不肯向人说法,或是不舍得把东西给人的人,后世将得七种的恶报,即:生盲报、愚痴报、生恶众报、胎夭报、物恐报、善...禅宗公案名。乃风穴延沼禅师接化弟子之机法。又称风穴铁牛。出自碧岩录第三十八则(大四八·一七五下):“风穴在郢...因明用语。因明四宗之一。于因明对论中,立者(立论者)与敌者(问难者)为同宗派之人,立者所立之宗(命题)若为此...(术语)Adbhuta-dhama,又作阿浮陀达磨。译未曾有希法。说佛菩萨神变希有事迹之经名。十二部经之一。...据华严经疏卷七载,(一)唯性土,唯性,即如来所证法性之体;谓如来之体,身外无土,土外无身,身土不殊,唯一法性。...(术语)谓古人所示之语句也。是为参禅者之法则,故名则。...【等念】 p1118 瑜伽八十三卷十一页云:言等念者:谓等住其心故。...(术语)入智慧之门户也。佛果之实智云智慧,入其实智之因地权智云门。又如来自证之智云实智,利他教化之智云权智。...梵语 musita-smrtitā 之意译。又作忘念。乃心所(心之作用)之名。百法之一。为“念”之对称。指对于所缘境及诸善...【现前地】 p0951 瑜伽四十八卷十二页云:由此地中,无着智现前、般若波罗蜜多住、现在前故;名现前地。卽由此义、...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高安县黄檗山鹫峯下。乃曹溪六祖之嫡孙。西堂百丈之法姪。独佩...准提咒持诵仪轨...「苦」是人生实相,离「苦」得「乐」,人之所欲。学佛最终的目标,即是透过佛法的修学体证,达到解脱生死轮回的「苦...问: 一位师兄看到《大悲心陀罗尼经》中若诸人天诵持大悲章句者,临命终时,十方诸佛皆来授手,欲生何等佛土,随愿...
现在各大旅游区风景点也被过度开发。本来去旅游去登山,主要为了健身、领略大自然;而现在人们到景点不是去体验爬山...观音菩萨是佛教里众多大菩萨中的一员,但是观世音菩萨在中国的知名度却远远超过了其他的大菩萨,甚于佛陀。在民间,...
古德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过能改,善莫大焉。这是勉励改过行善的人,往昔的过失无须过於灰心丧志、退缩;只要...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应该此时呢看到我身后的这块著名的石头,也是来普陀山的必到之处,就是磐陀石。 磐陀石安坐在...
这个就是讲到种子有两种因:一个是生因,生起的生,它能够使令一切万法生长广大;第二个是引因,引生的引,它能够使...
知足,就是知道满足,不去贪得无厌。这好像很好理解,但真正做到知足,也不是那么容易。少欲是说不作那些非分之想,...
他心亦自识境
【法相辞典】
【他心亦自识境】 p0488
上篇:他心智类有四 | 下篇:他所讥嫌过失 |
【断随烦恼有五种对治】 p1417 瑜伽六十二卷十三页云:谓勤修习内心寂静奢摩他行诸苾刍等,为欲断除诸随烦恼,应知...
五悭
悭法七报
风穴铁牛机
先承禀宗
阿浮达磨
五种土
古则
等念
智慧门
失念
现前地
【大藏经】佛遗教经
【大藏经】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大藏经】【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八正道
持大悲咒可以往生西方吗

对自然界心存敬畏
观音菩萨的化世因缘

至诚改过,行善改命

普陀山的「磐陀石」表何法

一切法的生因有内种跟外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