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种求之一。即希求满足诸种欲望之意。成实论卷十列举二种求:(一)求现存之诸欲,称为欲求。(二)更求后身,称为有求。 p4652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又作量决定论。为因明七论之一。印度法称著。共分三品,即:现量品、为自比量品、为他比量品。本书阐述此三种量之性...全一卷。唐代不空(705~774)译。全称为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四十二字观门。又称入法界品四十二字观、华严入法界...禅林中,执掌全寺收支之职者,一月一结算,作成表格,称为月单。[禅林象器笺卷十六簿券门] p1465...(一)位于韩国全罗北道完州郡所场面终南山。乃新罗真平王时代(579~631)所开创之古刹。为与顺天松广寺相区别,故俗...【小心与大心】 p0235 俱舍论二十六卷六页云:小心者:谓染心。少净品者所好习故。大心者:谓善心。多净品者所好习...谓不生不灭之本际,即指人人本有之自性清净心。大日经疏卷一(大三九·五八九下):“本不生际者,即是自性清净心。...何等随逐无记?谓即彼戏论习气。...(仪式)屈膝而坐也。文殊师利根本大教王经金翅鸟王品曰:作龙座而坐(贴膝坐也)。...(书名)佛灭后三百年末,迦多衍尼子造,唐玄奘译,二十卷。六足论义门少,发智论最广,故后代论师以被六论为足,发...(术语)从一般之佛土,称弥陀净土曰一佛净土。十疑论曰:阎浮提之众生,心浊多乱,偏赞一佛净土,使专心一境,即得...梵语 a?magarbha,巴利语 asama。七宝之一。赤色宝之意。音译阿湿摩揭拉婆、阿舍磨揭婆、阿湿嚩揭波、遏湿摩揭婆、...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众五百人俱。 时,有众多苾刍身患痔病,形体羸瘦、痛苦萦缠,于...普贤菩萨行愿赞...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教各十乘观。改作书册题名) 北天目蕅益沙门智旭重述 佛祖之要教...问: 如何坚定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信念? 大安法师答: 这个问题提得很大,如果我也讲得很大,就空对空了。一般我...生气不能解决问题,只有用慈悲心或是用智慧来处理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因为用斗争、强权、愤怒,只能够让人家一时间有...
唐代灵佑禅师,福州长溪人,十五岁出家,十八岁时前往浙江杭州龙兴寺受具足戒,后着力精研大乘佛法。二十三岁时,他...一、贪淫之人,即使生到六欲天上当天帝,享受色、声、香、味、触这五种欲望的快乐,他的心也像一只偷食的狗一样,经...
佛陀和弟子们们每日托钵乞食是为了解决自己的温饱吗?其实托钵乞食是为了给众生一个增长善根的机会,使施主得到大福...
地藏菩萨跟我们娑婆世界特别有缘,依照经文的意思,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就应当得度,可是为什么我们现在还是这么苦?这...
五戒是佛教的根本戒条,需要全体佛教信徒都必须遵守。与佛教的其他戒条一样,五戒戒条的制定都是因为弟子在言行举止...
何以世间念佛人多,真能了生死者少。祗以念佛之人,无深信切愿,但求福报,希图来世富贵。不知希图来世富贵,譬如仰...
欲求
【佛光大辞典】
上篇:欲生 | 下篇:欲法 |
(术语)四难之一。得闻正法为难也。...
定量论
四十二字观门
月单
松广寺
小心与大心
本不生际
随逐无记
龙座
阿毗达磨发智论
一佛净土
玛瑙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大藏经】教观纲宗
【推荐】如何坚定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信念
圣严法师:生气不能解决问题

一丝星火,终成燎原之势
贪淫的十种过患

一钵水使其福运增长

没有至心,就跟地藏菩萨不相应

【推荐】五戒的制戒因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