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一卷。唐代不空(705~774)译。全称为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四十二字观门。又称入法界品四十二字观、华严入法界四十二字观门。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本书系将八十华严卷七十六入法界品中之四十二字门,别出重新翻译,除具出经文与四十二梵字,并一一解释诸字门外,又述说入此等解脱根本字之时,以四十二般若波罗蜜为首,复入于无量无数之般若波罗蜜门。书中亦详举受持读诵此等字门,可获增上觉、殊胜慧、无碍辩等二十种殊胜之功德。(参阅“四十二字门”1630) p1634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行事)佛之成道日,经论之说不同。长阿含经四及因果经作二月八日,灌佛经及方等泥洹经作四月八日,西域记则三月八...又名思惑,即贪、嗔、痴、慢、疑等思想上的迷惑错误。...指显教经论中普遍列举之十六位求正道之居士菩萨。又作十六大士、十六正士、十六贤士、十六善丈夫、十六丈夫众、十六...(术语)五浊与十恶也。观无量寿经曰:佛灭后诸众生等,浊恶不善,五苦所逼。天台观经疏曰:浊恶者,浊五浊也:一见...(术语)护身寺自轨法师所立五教之第五,指华严所明法界自在无碍之法界谓之法界宗。见五教章上。...梵名 Buddhadeva。音译佛陀提婆、勃陀提婆。为说一切有部之学者,婆沙会四大论师之一。主张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东晋僧人。本姓关,字道林。陈留(今河南开封南)人。一说河东林虑(治所在今河南林县)人。世代事佛。初至京城建康...古代印度外道苦行之一。即曝晒于烈日下,而于身体四方燃火之苦行。行此苦行之外道,即称五热炙身外道。[维摩经义疏...(术语)梵语陀罗尼Dhāraṇi,译言总持。持善不失,持恶不使起之义,以念与定慧为体。菩萨所修之念定慧具此功德也...【无下劣业】 p1062 世亲释五卷二十一页云:无下劣业者:卽是于所受事,无退弱故。谓不自轻,云我不能当得佛果。如...大乘唯识思惑之品数。即总括三界中之思惑,于欲界有贪、瞋、痴、慢、身见、边见等六惑,色界、无色界则各除瞋惑而共...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三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四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五 慈悲道场忏法卷...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ye) 南(nan)无(mo)达(da)摩(mo)耶(ye) 南(nan)无(mo)僧(seng)伽...
如果你很年轻学佛,大概到中晚年福报会现前,佛教我们不断地忏悔业障,积集资粮,生命很快会改变,出现快乐的果报。...
芙蓉道楷禅师是山东沂水人,参投子义青禅师得悟心法后,游历国内名寺,极力弘扬曹洞宗风。宋徽宗崇宁三年,皇帝下诏...(一)精通一切知识 摩诃迦叶波,汉译饮光,谓古仙人身光炎涌,能映余光,故名。《法华文句》云:此翻大龟氏,其先...也许流年不利,天灾人祸,村民们浮躁不安,闷闷不乐。 村长召唤来一位精壮的小伙子,吩咐道:听说终南山一带出产一种...
我们在修行当中有时候经常很沉闷,有时候很烦恼、苦恼。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心中很多的欲望。我们过去会产生错觉,总...
一见钟情的恋爱更容易失败 选择结婚对象的时候,人们计较的东西太多太多了。首先长相应该过得去,至少两个人手挽手...一位朋友谈到了他的遭遇,约在十多年前,他因为信任,借给朋友一千八百万元周转。 这位多年深交的好友是生意人,事...三宝必须具足。这里有二层涵义, 即首先一定是归依佛、法、僧,不能只归依一宝或二宝。所以《萨婆多毗尼毗婆沙》(...
四十二字观门
【佛光大辞典】
上篇:四十二字门 | 下篇:四十二品无明 |
【性决定】 p0829 此种子六义之一。成唯识论六卷十四页云:四、性决定。谓随因力,生善恶等,功能决定;方成种...
佛成道日
修惑
十六开士
浊恶
法界宗
觉天
支遁(约314~366)
五热
总持
无下劣业
十六使
【大藏经】【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藏经】十小咒注音版

要的是摩尼宝珠,不是路边的小花

多次拒绝皇帝封赏而被流放的禅师
西天第一代祖师迦叶尊者
心中的快乐藤

有欲望就能快乐,这个观念是错误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