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阿毗达磨辞典 > 正文
三界之中动乱无安,犹如火宅,所以将三界喻为火宅。法华经说:三界无安,有如火宅。...(杂语)一阿黎勒果也。名义集三曰:诃黎勒,新云诃梨怛鸡,此云天主持来,此果为药,功用至多。四十二章经曰:视大...何等受用无记?谓如有一以无简择无染污心受用资具。...一实相,谓真实之理,无二无别,离诸虚妄之相。印,即信。如世之公文得印可信。盖如来所说诸大乘经皆以实相之理印定...二乘或三乘之一,凡依十二因缘之理而起修和悟道者,总称为缘觉乘。缘觉乘修十二因缘观,自凡夫至辟支佛,论时间,速...(仪式)立世论曰:阎浮提人,若眷属死,送丧山中,烧尸弃去。或置水中。或埋土里。或着空地。西域记曰:终没临丧,...【中品杂染】 p0361 瑜伽八十卷八页云:云何中品杂染?谓已止息麁品杂染,别别对治,为依止故,于诸境界,贪瞋痴缠...因明用语。犹豫不成,梵语 sajdigdhāsiddha,又作犹预不成。因明三十三过中,因十四过之一,四不成过之一。与两俱...(杂语)华藏世界本就释迦之果报而说者,其实通于诸佛,弥陀之极乐,亦即佛藏世界也。探玄记三曰:三世诸佛,严华藏...据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三载,涅槃有四种大乐,即:(一)无苦乐,谓世间之乐即是苦因,若断世间之苦乐,则无苦无乐。...(一)位于秣陵(江苏江宁)三井里。刘宋升明二年(478)齐高帝创建。相传东晋升平年间(357~361)有凤凰来集此地,...●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总持不动尊 首楞严王世希有 销我亿劫颠倒想 不历僧祗获法身 愿...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一樵夫上山砍柴不慎跌下山崖,危急之际,他拉住了半山腰处一根横出的树干,人吊在半空,但崖壁光秃且高,爬不回去,...小和尚有三个师兄,师兄们每天都是默默地做事,从来不多说话。小和尚却不同,小和尚总是想引起大家的注意。小和尚扫...
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浅处。《普门品》 这是说,若能恭敬持诵观世音菩萨名号,在遇水灾时可以得救。当年虚...
必须令其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心佛无二,心佛一如。《与徐福贤女士书》 在念这句佛号的时候,一定要全佛是心,全心...
往生的条件,是不是一定要得到事一心不乱或者理一心不乱,这是一个原则性的问题。 蕅益大师用天台的教理作了诠释,...
如果一个人修学菩萨道,这个必须要知道:不要着相,要具足三轮体空的智慧去行布施,这样所得到的是无漏的福德。我们...有位心理学家说,年薪两百万的人与年薪一百万的人的最大差异在于挥霍两字;有钱的人更容易变成钱奴,或者挥霍家,每...
人生没有现在这个词,没有现在的。你讲现在的时候,它已经变成过去了,哪有一个不变的东西呢?所以第一个,它没有不...
取
【阿毗达磨辞典】
取有四种,谓欲取、见取、戒禁取、我语取。执取诤根执取后有是取义,所以者何?由贪着欲系缚耽染为因,诸在家者更相斗诤,此诤根本是第一取,由贪着见系缚耽染为因,诸出家者更相斗诤,此诤根本是后三取,六十二见趣是见取,各别禁戒多分苦行是戒禁取,彼所依止萨迦耶见是我语取,由见取戒禁取诸外道辈更相诤论,以于是处见不一故,由我语取诸外道辈互无诤论,于我有性皆同见故。然由此取诸外道等与正法者互有诤论,由彼不信有无我故,如是执着诤论根本,复能引取后有苦异熟故名为取。
上篇:饶益无记 | 下篇:亲近善士 |
【清净法界】 p0961 佛地经论三巻三页云:清净法界者:谓离一切烦恼所知客尘障垢;一切有为无为等法无倒实性;一切...
火宅
一诃子
受用无记
一实相印
缘觉乘
中天竺葬仪
中品杂染
犹豫不成过类
华藏与极乐
涅槃四种大乐
白塔寺
【大藏经】早课(朝时课诵)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经
【大藏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跳下悬崖找活路
在乎自己的人,别人往往不在乎他

脱离滔滔苦海爱河,免除轮回之苦

念佛时要全佛是心,全心是佛

一心不乱才能往生吗

只有福报没有智慧,就会被福报所害
随遇而安,时时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