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阿毗达磨辞典 > 正文
(术语)戒者,生佛不二六无碍之三昧耶戒也。定者,安住于生佛不二心之大决定心也。慧者,自觉明了六大无碍之理之智...禅林用语。原指银铁坚硬,难以钻研,山壁险峻,难以攀越;禅林中,转指以一般凡情或分别知所难以彻底明了,而无法如...(名数)一正念往生,如阿弥陀经所说心不颠倒即得往生是也。二狂乱往生,此人以一生恶业,地狱之猛火一时俱来逼苦,...【于诸欲中生等憍】 p0749 瑜伽八十四卷十七页云:于诸欲中生等憍者:谓不观过,受用欲故。...【和合性】 为二十四种不相应行法之一。诸法因缘和合,不相乖背。如水土之相和,涵盖之相合。《百法直解》曰:‘和...(杂语)Mama(一言声属声),译曰我之。演密钞八曰:我字,梵音么么。译语杂名曰:我,么么。...(杂名)涅槃经之异名。天台之意,谓涅槃为扶助法华之义疏也。止观义例曰:所用义旨,以法华为宗旨,以智论为指南,...略称四摄。意为摄引众生之四菩萨。指密教金刚界曼荼罗三十七尊中,位于第二院四方之金刚钩菩萨(梵 Vajrāvku?a)、...【苏迷卢根有四重级】 p1457 瑜伽二卷十一页云:又依苏迷卢根,有四重级。从苏迷卢初级、傍出一万六千逾缮那量。卽...【五种作吉祥法】 p0275 瑜伽五十七卷十七页云:复次如世尊言:诸受欲者、略有五种作吉祥法。谓忍辱,柔和,观人而...(饮食)五味之一。制自牛乳。味中第一,药中第一。涅槃经三曰:醍醐者名世间第一上味。又曰:诸药中醍醐第一,善治...礼佛大忏悔文...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命未尽便横死。一者为不应饭为饭,二者为不量饭,三者为不习...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有的人念佛数目念很多,但是并没有得到信心和欢喜,为什么呢?因为他没有把眼光注意在佛,都是放在自己的妄想上面,...
我们前面讲义大科,讲到五戒的法门。受持五戒,它有两层意思: 第一个,如果你修圣道门,从圣道门的角度, 我们受持...
大磬响起,开悟在即。看我们当下能不能息灭妄想分别之心。如果大磬一响,因为正在追顶念佛当中,说不上哪一天哪一次...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一句话的力量有多大?在一个人面对歧途,一句呵护、关怀和鼓励的话语,或许能改变...
四禅,亦名舍念清净地,谓行者复厌三禅之乐法扰心,复以种种因缘,诃责舍离。乐既谢灭,不动真定,与舍俱发。此时行...
●开示 水陆会中普示持名念佛三昧 窃惟净土之为教也,肇始于释迦世尊,阐扬于历代圣贤。于是以念佛一门,而分四种:...
口德,就是说话的道德,也就是不出口伤人。 在郑博士咨询的案例中,一些朋友埋怨自己情感不好,财运欠佳、小人太多...
省庵大师的《劝发菩提心文念生死苦》中云:粪秽丛中,十月包藏难;脓血道里,一时倒下可怜!少也可知,东西莫辩;长...
亲近善士
【阿毗达磨辞典】
亲近承事恭敬供养。如是名为亲近善士。
上篇:取 | 下篇:扰恼 |
(术语)Śūnya,空之梵语。谓虚空及诸法之空无也。又舜若多之略,译作空性。...
密教之五分法身
银山铁壁
四种往生
于诸欲中生等憍
和合性
么么
扶疏
四摄菩萨
苏迷卢根有四重级
五种作吉祥法
醍醐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佛说九横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推荐】念佛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受持五戒,它有两层含义

珍惜这一生,让善根在这里增
一句话的力量有多大

天乘四种禅定之四禅

莲池大师《云栖净土汇语》

【推荐】嘴上不积德,最终是害了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