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阿毗达磨辞典 > 正文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说受真言菩提心戒之法。先归命,次供养,次忏悔,次三归,次受菩提心戒,总为五法。各有长...又名十不善,即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绮语、恶口、两舌、贪欲、嗔恚、愚痴。...梵语 marana-duhkha,巴利语 marana-dukkha。为四苦之一,八苦之一。即五阴坏时或寿命尽时所受之苦。据瑜伽师地论卷...(术语)真实之教也。教行信证一一曰:十方称赞之试诚言,时机纯熟之真教。...【优婆提舍】 此云逐分别所说,义翻论义。妙玄云:答其问者,释其所以。西域记云:邬波弟烁,旧讹云优波提舍。...法华七喻之一。又作衣珠喻、衣内明珠喻。即衣里系有宝珠而自不觉知,仍四处奔走求衣食,比喻有大器者却甘作小智之人...舍弃一切而无所执著的心,为四无量心之一。...梵名 ?ronakotīvij?a 或 ?rotravij?atikotī。译作室缕多频设底拘胝。又称亿耳罗汉、闻二百亿。乃中印度伊烂拏钵伐...【近边那落迦】 p0820 瑜伽四卷三页云:近边那落迦,卽大那落迦,及寒那落迦。以近边故,不别立处。九页又云:...思惑之异名。思惑以爱为主,而爱自迷情而起,其体虚假,故称爱假。 p5461...(术语)性者,以不改为义,本具之理体,终始不改,谓之理性。...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
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要了解阿弥陀佛跟我们这些众生是什么样的关系?如果这个不能了解的话,就觉得念这句佛号是非常...
阿难,彼佛国土诸往生者,具足如是清净色身、诸妙音声、神通功德。所处宫殿、衣服、饮食、众妙华香、庄严之具,犹第...有一段时期,佛陀住在迦兰陀竹园弘化,每天早晨依惯例着衣持,到王舍城次第乞食。有一位火与婆罗门远远看见佛陀,立...一个青年为着情感离别的苦痛来向我倾诉,气息哀怨,令人动容。等他说完,我说:人生里有离别是好事呀!他茫然的望着...
若先受尽不善业果而修善者,与上相违,当知如是补特伽罗,从暗趣明。此中差别者,将命终时,犹如梦中,见无量种非变...从前,有个没读过书的乡下老太婆,天天念「唵嘛呢叭咪吽」,她认不得「吽」字,把它误念成「牛」。老太婆早晚要念满...1、鲜嫩淡雅,赋味随意 素菜制作原料,主要有植物油、面筋、豆制品、竹笋、菇类、耳类、藻类、蔬菜、野菜、干果、鲜...
今人多无知,不孝父母,不敬长辈,唯独溺爱子孙。从小就给孩子锦衣玉食,娇生惯养,衣食住行,皆是最好。结果孩子成...
离欲
【阿毗达磨辞典】
复次有一分离欲、具分离欲、通达离欲、损伏离欲、永害离欲。一分具分离欲者,谓或依地离欲说,若于此地乃至能断八品烦恼,是一分离欲。若已断第九品,是具分离欲,或依萨迦耶离欲说,若有学位是一分离欲,若无学位是具分离欲。通达离欲者,谓由见道离欲。损伏离欲者,谓由世间道离欲。永害离欲者,谓由出世间道离欲。复有十种离欲,谓自性离欲、损害离欲、任持离欲、增上离欲、愚癡离欲、对治离欲、遍知离欲、永断离欲、有上离欲、无上离欲。如是十种离欲当知,是违背义不必断义,由自性故离欲名自性离欲,乃至由永断故离欲名永断离欲,如是诸句义分别种类应知。自性离欲者,谓于苦受及顺苦受处法生厌背性。损害离欲者,谓习欲者畅热恼已生厌背性。任持离欲者,谓饱食已于诸美膳生厌背性。增上离欲者,谓得胜处已于下劣处生厌背性,犹如世间已得城主等胜位已,于村主等下劣位生厌背心。愚癡离欲者,谓诸愚夫于涅槃界生厌背性,以不了达寂静性故,及坚实着萨迦耶故。对治离欲者,谓由世出世道断诸烦恼。遍知离欲者,谓已得见道者于三界法生厌背性,由遍了知行苦性已,厌背一切有漏事故。永断离欲者,谓永断地地诸烦恼已生厌背性。有上离欲者,谓诸世间声闻独觉所有离欲。无上离欲者,谓佛菩萨所有离欲,为欲利乐诸有情故。
上篇:立宗 | 下篇:六种识 |
【行圆满】 p0608 瑜伽八十五卷二十一页云:行圆满者:谓为触证断无欲灭界故;听闻正法,为他演说,自正修行法...
受菩提心戒仪
十恶
死苦
真教
优婆提舍
系珠喻
舍心
二十亿耳
近边那落迦
爱假
理性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大藏经】佛遗教经

阿弥陀佛与我们众生的关系

《无量寿经》之衣食自然
施多福大
咸也好,淡也好

【推荐】从净土宗的角度,要培养对弥陀皈依的心念
念咒时信心最重要
素菜的6个优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