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阿毗达磨辞典 > 正文
禅林用语。谓降低身分地位。禅林中之教化方法,教化者在凡愚众生中降低自己身分,随凡愚污浊之现实而行化导,称为落...【难陀】 梵名 Nanda,意译欢喜,唯识十大论师之一,约与安慧、净月同时。《成唯识论述记》卷一称:‘梵云难陀,唐...(杂语)如来为不使众生起邪见给与四种之法施也。四法者,万物皆归无常,所有悉为苦毒,诸法皆无我,有形悉至空是也...【总蕴】 p1402 瑜伽八十八卷十四页云:又由杂染清净因缘,二增上力故;建立总蕴。当知此蕴,通漏无漏。...(术语)佛与祖师也,祖者依各宗而异。又佛即祖也。...乃指凡夫与圣者。圣者又称圣人,即见道位(初生无漏智,见四谛道理之阶位)以上之人。小乘指预流向以上之人,大乘则...(1600~1661)明末曹洞宗僧。南海(广东)人,俗姓陆。号宗宝,别名空隐。世称空隐宗宝、宗宝道独禅师。六岁丧父,...指佛陀入灭后百年间次第传持法藏之五位佛弟子。系相对于优波鞠多门下之五位高足“同世五师”而称。据阿育王经卷七佛...梵语 kalpa,巴利语 kappa。音译劫波、劫跛、劫簸、羯腊波。意译分别时分、分别时节、长时、大时、时。原为古代印度...【能生作意正起】 p0895 瑜伽三卷五页云:云何能生作意正起?由四因故。一、由欲力,二、由念力,三、由境界力...(物名)布萨时所用之瓶名法瓶。盛香汤及香水。见象器笺十九。...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鞞罗羡那(秦言勇军)。譬如天与诸天女共...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时释迦牟尼佛告大众言:「我曾往昔无数劫时,于妙光佛末法之中...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然用就体分,非无差别之势;事依理显,自有一际之形。其犹病起...
很多女人总想,工作好事业好,不如嫁得好,所以总想投机取巧,结果很多女孩子,都是赔了青春赔了眼泪,最后落得第三...问:在一些打地藏七的师兄眼里,好像对一句佛号念到底的修法都不大看好,都觉得现在念佛人是万修一二去。如果哪个师...问: 末法时代众生,以障深慧浅为主要特征,不知一门究竟怎样讲?是指关于耳根圆通一门呢?还是佛法一门?或是相比...
那这个专摄念佛人归于净土。这个归就是归还。这个归给我们传达个消息:我们在三界里面就是匆匆的过客,就是一个流浪...问: 弟子念佛一年多了,总感觉烦恼越念越多,请开示如何对治? 大安法师答: 在念佛的过程当中伴随着烦恼习气,这...
问: 深信因果后,很想把现世的业和往世的业消除,怎么办呢?恶业就是冤亲债主吗?怎样知道业已转?专念阿弥陀佛可...
【原文】 人每谓现生所享受苦乐吉凶者为命,谓天所命令,不知乃自己前生所作善恶之果报耳。天岂有厚于彼,而薄于此...
面对目前的工作与生活,你是否感觉到快要被逼疯了,来自工作的,家庭的的压力让你焦头烂额,以致于都快喘不过气来,...
六受身
【阿毗达磨辞典】
云何建立受蕴?谓六受身眼触所生受,乃至意触所生受,若乐若苦若不苦不乐,复有乐身受苦身受不苦不乐身受,乐心受苦心受不苦不乐心受,复有乐有味受苦有味受不苦不乐有味受,乐无味受苦无味受不苦不乐无味受,复有乐依耽嗜受苦依耽嗜受不苦不乐依耽嗜受,乐依出离受苦依出离受不苦不乐依出离受。身受者,谓五识相应受。心受者,谓意识相应受。有味受者,谓自体爱相应受。无味受者,谓此爱不相应受。依耽嗜受者,谓妙五欲爱相应受。依出离受者,谓此爱不相应受。如是建立由四种因,谓所依故自体故,集所依故,杂染清净故,集色所依建立身受,集无色所依建立心受,由杂染故建立有味等。由清净故建立无味等,此爱不相应者,谓离系及随顺离系。
上篇:离喜者,第三静虑 | 下篇:力无力门 |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残宿内宿亦作四句:一、是残宿非内宿今日受食安界外,不共宿,非内宿也。得堕。二、是内非残...
落草
难陀
四法施
总蕴
佛祖
凡圣
道独
异世五师
劫
能生作意正起
法瓶
【大藏经】佛说出家功德经
【大藏经】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大藏经】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福业相当,方为夫妇
地藏菩萨亦弘扬念佛法门
不读诵经典就一门深入的话,是非常危险的

极乐世界才是我们的家乡
大安法师:念佛越念烦恼越多应如何对治

如何把现世过去世的业消除

天岂有厚于彼,而薄于此之命令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