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佛陀入灭后百年间次第传持法藏之五位佛弟子。系相对于优波鞠多门下之五位高足“同世五师”而称。据阿育王经卷七佛弟子五人传持法藏因缘品载,世尊付法藏予摩诃迦叶后入涅槃,摩诃迦叶付阿难后入涅槃,阿难付末田地后入涅槃,末田地付舍那婆私后入涅槃,舍那婆私付优波鞠多后入涅槃。达磨多罗禅经卷上与萨婆多部记目录五十三祖中,亦载有此五师次第传承之说。吉藏等依“佛灭百年优波鞠多出世”之说,而谓此五师传持法藏各为二十年;但此说恐非确切。又关于此五师,亦有异说,付法藏因缘传卷二中不列末田地一师,而加入提多迦。佛大跋陀罗师宗相承一书中则略去摩诃迦叶。上述为北传佛教所说法藏传持之次第。南传佛教所传,别出五人传持律藏,即善见律毗婆沙卷二所载,第一优波离(梵 Upāli,巴同)、第二驮写拘(巴 Dāsaka)、第三须那拘(巴 Sonaka)、第四悉伽婆(巴 Siggava)、第五目犍连帝须(巴 Moggaliputta-Tissa),此五师于阎浮利地,以律藏次第相付不令断绝。然摩诃僧祇律卷三十三,则举优波离、陀沙婆罗、树提陀婆、耆哆、根护等二十七师次第相付传持律藏。[三论玄义卷下、出三藏记集卷十二] p5150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为梵名 Pā?upata 之音译。又作波输钵多。意译兽主外道。或称涂灰外道、牛主外道。为古代印度外道之一。此外道崇拜...谓八众之八种戒律。即比丘戒、比丘尼戒、正学戒、沙弥戒、沙弥尼戒、优婆塞戒、优婆夷戒与近住戒等。 p307...指妄执我体为实有之愚惑情。即谓未通达无我之真理。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本(大四三·二二九下):“彼闻四谛,虽断我愚...(术语)以正智如实证得真理也。此有分满。二乘之极果及初地以上乃至十地等觉为分,妙觉为满。...谓降伏魔缘、退治曜宿障碍、祈求国泰民安与五谷丰收而供养五十天之作法。五十天,为天地八方之守护神,即指十二天、...(人名)Śuddhodana,旧作输头檀。净饭王之梵名也。玄应音义四曰:输头檀王,正言首图驮那王,此译曰净饭,或言白...(术语)于十劫之昔成正觉之弥陀也。对于久远之弥陀而言,阿弥陀经曰:阿弥陀佛成佛已来,于今十劫。...宝印手,梵名 Ratna-mudrā-hasta,音译啰怛曩谟捺啰贺萨多。位于密教现图胎藏界曼荼罗地藏院主尊地藏菩萨左方第二...【见相应法】 p0640 品类足论六卷十一页云:见相应法云何?谓八见相应法。...遇到人家侮辱我时,先反躬自问,责备自己定有不是之处,而应得如此报应,心中毫无怨尤。...(书名)十卷,唐义净译。尼陀那者,十二部中之因缘经,于前五卷说之。目得迦者十二部教中之本事经,于后五卷说之。...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命未尽便横死。一者为不应饭为饭,二者为不量饭,三者为不习...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
我们众生都有俱生的我执身见,对身体非常贪恋,把不净的身体当成很干净。因此,修道人首先要观身不净,来破除身见。...在佛教寺院的佛事活动中,木鱼是最常用,也是最主要的法器之一,不管是诵经礼忏,还是念佛上殿,都要用到木鱼。很多...
龙潭崇信禅师,青州人,少年时很聪明。他家的附近有一个天皇寺,天皇道悟禅师住在那里,但是人们不知道他是一个大禅...问: 日行一善既得福,又能长寿。那么能避祸吗? 方海权答: 为善的首要作用就是避祸。不管一个人的福气有多大,如...
能够称为祖师的,无论是宗门、教下还是净土宗,一定要悟明心地,禅宗一定是要大彻大悟,教下一定要大开圆解,在净土...老和尚在往生前约一星期开始,每天昼夜都自己猛力出声地念佛,那种「使尽每一口气恳切呼唤阿弥陀佛」的念法,非常人...
法事是寺院道场重要行事之一。在所举办的法事当中,有的是自我忏悔的方式,如忏摩;有的是经大众复议通过者,如布萨...
佛,梵语具云佛陀,译为觉者。觉悟了人生宇宙真理实相、具有大智慧的人,不是神仙。我们熟知的释迦牟尼佛,是古印度...
异世五师
【佛光大辞典】
上篇:异 | 下篇:异乘 |
(菩萨)Vajragīti,金刚界三十七尊中,内四供养菩萨之第三。是为中央大日如来供养西方弥陀如来心中流出之歌咏三摩...
播输钵多
八种别解脱戒
我愚
证入
五十天供
首图驮那
十劫弥陀
宝印手菩萨
见相应法
反忍
根本说一切有部尼陀那目得迦
【大藏经】佛说九横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大藏经】佛遗教经

往生到极乐世界,就是一个清净的回归
木鱼有什么含义呢

若是大根基,当下就能觉悟其中道理
日行一善能避祸吗

如何才堪称为净土宗祖师
广钦老和尚临终的慈悲示现

寺院道场的十九种法事法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