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以正智如实证得真理也。此有分满。二乘之极果及初地以上乃至十地等觉为分,妙觉为满。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已得无间道。能证不还果。谓此无间证不还果。彼于欲界贪欲瞋恚。由世间道或先永断。于四圣谛。先未现观。今修现观。...【贯穿法现观回向大菩提性】 p1028 瑜伽八十卷三页云:云何贯穿法现观回向大菩提性?谓由一种相,思择所得,能治所...(名数)法相宗所传之六离合释也。...【无异熟法】 p1061 瑜伽六十六卷六页云:若诸无漏,无记有漏,若善不善有漏已断,若异熟果先已成熟;如是皆名无异...【未知欲知根】 p0489 如三根中说。 二解 如三种漏根中说。 三解 杂集论十卷十一页云:未知欲知根者:谓于加行道,...(地名)在江苏省苏州。又称海涌山,或名武丘。东晋太和三年桓温主簿王珣及其弟珉,舍宅为寺,名虎丘寺。竺道壹,竺...日本佛教用语。“体失往生”之对称。体,指五蕴所成之秽体。诸行往生之机,临终时亡失其秽体,始能往生,称为体失往...(譬喻)譬有名无实之物也。智度论十二曰:如兔角龟毛,亦但有名而无实。成实论二曰:世间事中,兔角龟毛,蛇足监香...【迦叶摩腾】 中印度人,婆罗门种。幼而敏悟,兼有风姿,博学多闻,特明经律,思力精拔,探赜钩深,敷文析理,...密教五佛及其所配之五身。(一)大日如来,为常住三世净妙法身。(二)阿閦如来,为金刚坚固自性身。(三)宝生如来,为福...(术语)智慧与利益也。维摩经问疾品曰:若不如是,已所修治为无慧利。注曰:肇曰:若不能尔,其所修行,内未足为有...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一灋,广生众教,含义不赀,故曰无量。 夫三界群生,随业而转;...
若见他人对佛经像有不恭敬者,宜于二人共坐时,细细以正义劝之。 在家佛弟子,非常容易遇到这样的情况,别人对佛经...
【原文】 吾人是生死凡夫,不可瞎造谣言。己所知者,不可不提倡,所不知者,何可妄充通家,而糊涂赞扬乎。风鉴家固...
我们再看第二段,破异。异就是彼此不同体。 若此见精,与暗与明,非一体者,汝离明暗及与虚空,分析见元,作何形相...问: 请问法师,既然我们都是妄想妄念,我怎么知道哪个是善念,哪个是恶念? 净界法师答: 好,问得很好。我们都活...许多人过日子的方式,好像有一个秘密目标,非要把一切事情都做完不可。我们熬夜、早起、不敢放纵逸乐,让我们所爱的...
有的人念佛念得有气无力,念念念呢,觉得是不是真有阿弥陀佛啊?阿弥陀佛是谁啊?他跟我是什么关系啊?他会知道我吗...
就五戒来说,数字虽小,分量很重。在家出家,如能守持五戒,可以称为清净居士,清净比丘,而且能因戒生定,因定发慧...
唐代的道昂法师、慧光法师、寿洪法师,他们确实在修道人里面、在修净业者里面,是我们的榜样啊。一个净业行人对修出...
证入
【佛学大辞典】
上篇:证 | 下篇:证入生 |
(术语)众生沈居生死海,济而渡于彼岸也。度者渡也。法华经方便品曰:终不以小乘济度众生。...
不还向者
贯穿法现观回向大菩提性
六种释
无异熟法
未知欲知根
虎丘山
不体失往生
龟毛
迦叶摩腾
五佛五身
慧利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经
【大藏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无量义经

佛堂必须整洁,才会有功德

专靠地理,不如专靠心德

六根之相是生灭的影像,没有真实的体性
如何判断妄想是善是恶
生命中永远有做不完的事

疑根致懈怠,懈怠致放逸

受持五戒,奉行十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