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八十八卷十四页云:又由杂染清净因缘,二增上力故;建立总蕴。当知此蕴,通漏无漏。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名数)佛以莲华喻妙法称为妙法莲华经。天台以之为乘教权实之开废。以佛身本迹废立之深义为喻题。立迹门之三喻与本...【五种师所作事】 p0275 瑜伽八十六卷二十页云:复次大师于诸声闻,略有五种师所作事。一者、正折伏。二者、正摄受...为楞严经所说十种仙之一。此仙恒常飞行于空中。楞严经卷八(大一九·一四五下):“坚固草木而不休息,药道圆成,名...【四法能令菩萨摄正多闻】 p0470 瑜伽七十四卷十五页云:复有四法,能令菩萨摄正多闻。谓多闻持;多闻证,多闻果,...是波斯匿王的大臣,乐善好施,慈济贫穷孤寡的人,又被称为给孤独长者。佛教史上第二座寺院祇园精舍,就是他建来供养...(经名)一卷,赵宋法天译。文殊师利赞一百八名之梵颂也。...梵语 anabhisajskāra-parinirvāyin。全称无行般涅槃。为声闻四果之第三,五种不还之一。谓于欲界命终后,生于色界...(譬喻)拭人粪之橛之乾者。取至秽之意。屎橛又作厕筹、净筹、净木、厕简子等。用之者印度之风。会元十五曰:僧问云...禅林用语。一个棺材同装两个死人;丛林中用以形容见解平凡,同是一丘之貉的二位(以上)禅僧。碧岩录第二十则(大四...【道有五种】 p1237 杂集论八卷十七页云:又道有五种。谓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究竟道。如是五种、依道自性...(术语)唯识宗五位之第二。于十回向之终,修四寻思四如宝之愿,得暖,顶,忍,世第一法之四善根之位也。为入于见道...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 一、十种三业 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不...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皆...
一信之后,更不再疑。为什么要讨论这个问题? 一信,在无量劫的永不休止的轮回当中,我们从来没有过这一信,这一信...问: 东林寺为何确立净土五经一论的圣言量和中国净土宗祖师的著作为两大参照系? 大安法师答: 东林寺作为净土宗的...
从行者身分而成为沙弥,有落发剃度的仪式,但落发并不等于升级或升等,而是象征将以前种种的得意、荣耀或失意、挫折...
【疏文】 承上殊因妙果,正由念佛至于一心,则念极而空。无念之念,谓之真念;又念体本空,念实无念,名真念也。生...
夫称三昧者何?思专想寂之谓也。思专,则志一不分;想寂,则气虚神朗。气虚则智悟其照,神朗则无幽不彻。是二者,自...
当我们眼里看到这个是垃圾人、那个是垃圾人时,我们应该努力地反省:不是别人垃圾,而是我们的心充满了种种烦恼的垃...佛在世时,领导弟子修行,弟子中有一位叫提婆达多,他是佛陀俗家的堂弟。提婆达多学佛之后,不但没有缩小自己的欲心...
问: 若在学佛之前因不相信有这么一个容易法门,而说了诽谤佛的话,现在信了,也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请问怎样忏...
总蕴
【法相辞典】
【总蕴】 p1402
上篇:应所修空有二种 | 下篇:励心 |
(名数)大日经一曰:又现执金刚普贤莲华手菩萨等像貌,普于十方宣说真言道清净句法。同疏曰:执金刚对金刚智慧门降...
莲华三喻
五种师所作事
飞行仙
四法能令菩萨摄正多闻
须达多长者
文殊师利一百八名梵赞
无行般
干屎橛
一个棺材两个死汉
道有五种
加行位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藏经】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推荐】一信之后,永不再疑
东林寺为何确立两大参照系

学做忍辱负重的出家人

以念佛心入无生忍

净土法门之金玉良言精要

没有垃圾的人,只有垃圾的心
阿阇世王杀父篡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