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八十六卷二十页云:复次大师于诸声闻,略有五种师所作事。一者、正折伏。二者、正摄受。三者、正诃责。四者、正说杂染。五者、正说清净。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汉代僧。临淮(安徽盱眙)人。又称浮调、佛调。自幼玄思睿敏,博通能文,适遇安世高来华,敷扬佛法,传译梵典,师与...指密教为使观想时心能方便统一,而图绘、雕刻诸尊所成之曼荼罗。通常所说之曼荼罗,即指此。凡四种:(一)大曼荼罗,...(术语)对方便之教道,称真实之证道云真门。行愿品疏二曰:总为迷真,故示真门。教行信证化身土卷曰:小本唯开真门...【分位差别】 p0384 瑜伽一百卷十五页云:云何建立分位差别?谓苦分位,乐分位,不苦不乐分位。卽是能顺三受诸法。...(人名)Dharmapāla,菩萨名。译曰护法。十大论师之一。西域记十曰:南印度境达罗毗荼国,周六千余里。国大都城,...眼赤鸟见黑夜为美而光耀之色,而人类惟见一片闇黑之色。此喻立场不同,所见亦互异。显密二教论卷上(大七七·三七五...【薯欲过失略有八相】 p1356 瑜伽六十一卷二十一页云:复次诸欲过失,略有八相。一、少味多苦,多过患相。二、他所...(术语)回向二相之一。自净土还来秽土,济度一切众生使向佛道也。净土论注下曰:回向有二种相:一者往相,二者还相...(术语)谓如来虽常住不灭,而为使起佛世难值之想,惹追慕修道之念,故以方便示现涅槃也。法华经寿量品曰:为度众生...入宫为皇帝或太子、后妃等讲经。我国古代及日本多有此风。如虔信佛法之昭明太子于宫内别立慧义殿,经常礼请名僧讲论...【无颠倒善解脱心】 p1085 瑜伽八十九卷十五页云:已具获得能对治彼诸圣道故;名无颠倒善解脱心。...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金光明最胜王经...大悲咒修持仪轨...有些修道的人,贪念不多,而且非常精进用功。但是,如果没有调好自己的心,就很容易产生瞋念。 所谓「嫉恶如仇」,...问: 弟子在《印光法师文钞》中读到印祖对女众出家甚是反对,原文说若女众有信心者即令在家修行,万万不可令其出家...
外在的境界都是我们内心的一种折射。佛教中说,依报随着正报转。正报是我们自身,依报是我们周围的一切环境,包括山...
佛印禅师有一天跟苏东坡在散步的时候,看到一个少妇走着走着,就往大海里面跳。佛印禅师看不对,跳到大海里面把她救...蕅益大师开示曰:学道一要真为生死,二要具足刚骨,三要开发见识。无真实为生死心,饶你有志气力量,只作世间豪杰,...无论做什么事,都有一个目的。做事如果不预定一个目的,不但浪费时间,徒耗精力,而且结局也决不会收到美满的效果,...《庄子》中有一篇文章,其中一段是叙述黄帝问路的故事。黄帝与六位贤士去访问一位修道的隐士,在山上迷了路,当时,...
过去,佛陀居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阿难尊者在闲静之处思惟佛法,心中忽然生起一个疑问:世间上是否有...
五种师所作事
【法相辞典】
【五种师所作事】 p0275
上篇:五种作吉祥法 | 下篇:五种师假立句 |
无我 小乘破一切凡夫之大惑,是曰无我。无我又曰非我,我者常一之体,有主宰之用者之谓。于人身有此执,曰人我。人...
严佛调
形像曼荼罗
真门
分位差别
达磨波罗
人鸟明暗
薯欲过失略有八相
还相
方便现涅槃
宫讲
无颠倒善解脱心
【大藏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圣严法师:缺少忍的工夫
印光大师为何对女众出家甚是反对

对别人产生反感厌恶,是我们过去的恶业所感召

放下自作多情所捏造的妄想
学佛修行人应有的心态
学佛的目的与任务
黄帝与牧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