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九十卷十六页云:复次于正法内,略有五种师假立句。诸外道师所制论中,都不可得。谓趣诸取行,趣诸取尽行;若一切法遍知永断,作苦边际;若于五相受建立处,一一相中,不依四相萨迦耶见,用彼为依,能害四种行相憍慢。若慢为因、有三过患,离慢为因、有三胜利。当知此中怀憍慢者,于涅槃界其心退还。由怖畏故。是名第一过患。于诸恶行恒现行中及于可爱诸杂染事其心趣入。是名第二过患。于涅槃界,深生怖畏增上力故;便能生起当来生等生死重病。如由怖畏增上力故,如是亦由于诸恶行及于可爱诸杂染事,其心趣入增上力故,堪能生起当来生等生死重病。如生等病,眼等处痈、贪等毒箭、当知亦尔。是名第三过患。与此相违,当知即是离慢为因三种胜利。若随缘起增上力故;于现法中,后有种子,或增或减。由此为因,当来后有,或生不生。以能摄受种子烦恼,或有集起,或灭没故;一切世间及出世间所有法教,如实建立。唯于内法有此大师,为诸弟子正所宣说师假立句,真实可得。非诸外道。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术语)真实之明慧也。法界次第上之下曰:行者虽修观照,真明未发。...指阎魔王之使者。天者自然之义,以发自自然之业道而警醒世人,故譬之为天使。正法念处经卷十九举出老、病、死等三天...(术语)Saṁprāgata,译作善至,正至,时至。旧称僧跋。译作等施。于大众食前使维那唱此语,然后使大众食。南山旧...禅林中,师家接化弟子时,为适应其根机所运用自在、善巧之方法。与“时放时捉”同义。碧岩录第九十九则(大四八·二...(人名)Dharmagupta,译曰法密。南印度罗啰国人。隋开皇十年来,译药师经等。见续高僧传二。...全一卷。西晋竺法护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又作龙施经、龙施女经、龙施本起经。本经记载龙施菩萨于佛陀前叙述龙施...全一卷。明代云栖袾宏(1532~1615)着。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本书前集收录诸祖法语节要三十九章、诸祖苦功节略二...为诸经三分之一。与正宗分、流通分合称一经三段、三分科经。一部经之内容可分三段,初段叙述该经之由来、因缘,称为...梵名 Yasti-vana,巴利名 Yatthi-vana, Latthi-vana。又作申怒林、申怒波林、遮越林、祠祀林。即指杖林。位于古代印...(术语)弥陀四十八愿中第二十二愿。说往生极乐之菩萨,有为济度众生游出他方国土者。...(菩萨)Nilakanṭhi,观音菩萨所变现之明王也,梵曰你罗建他。念此观音,则离一切之怖畏厄难云。...普门品(日诵式版本)...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问: 我悄悄地在寺院给父母立了一个消灾牌位,父母始终不知道(父母反对佛教),在这种情况下,父母能不能消业障?...
古人说过:若要小孩长得赞, 要带几分饥与寒。从前乡下农夫耕作时,就把一、两岁的小孩带出去,放在田埂上,让他受...
一次,比丘们问佛:世尊!您成正觉后,曾入娑罗聚落乞食,却一无所得,空钵而还;这是什么样的因缘呢?佛陀回答:这...我们先来问一句话,如果现在有人从你的旁边走过去,你会不会抬头去看他?你的眼睛为什么不由自主地会随著他去呢?你...
念佛能以转逆境、消灾难、生极乐,这是何等的大事,偏看的很轻。多用太忙了、没时间,几句话,把万劫难逢的大便宜拒...有一天,佛陀和阿难尊者在前往娑扫国城托钵的途中,看见一行人因车子坏了,满脸忧愁地坐在路旁,佛陀即开示:乘车时...
觉明妙行菩萨就谈自己,他在晋明帝的时候(322至325年)。他那一世是一个很贫穷的命运,可能连生存都有问题。由于这...刚创业那会儿,很喜欢算命,隔三差五地见见高人算一算,听的时候甚为入理入心,过后一想,嘛也没有。不过,有些事确...
五种师假立句
【法相辞典】
【五种师假立句】 p0275
上篇:五种师所作事 | 下篇:五种顺资粮法 |
业感缘起 小乘观世间一切法之缘起,皆由业感,是为业感缘起。缘起者,谓一切事物必待缘而起,一切之有为法皆是也。...
真明
天使
三钵罗佉哆
一放一收
达磨笈多
龙施菩萨本起经
禅关策进
序分
申瑟知林
还相回向愿
青颈观自在菩萨
【大藏经】【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佛遗教经
【大藏经】【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为父母立了消灾牌位,能否消除业障

要想健康长寿,生活起居和性情都要注意

佛陀乞食空钵而回的因缘
我们甘心做一只追石头的狗吗

不忙歌
一切皆会舍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