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阿毗达磨辞典 > 正文
(杂名)阿修罗神与帝释天合战之军兵也。...(746~805)唐代僧。京兆府昭应县(陕西)人,俗姓马。世称青龙阿阇梨,为密教付法第七祖。童年入道,初从昙贞研习...亦名:过量坐具戒犯缘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五缘成:一、作坐具,二、过量,三、为己,四、自作使人,五、作成。...次第者,谓于因果一一流转,假立次第因,果一一流转者谓不俱转。...中尊药师如来,左胁侍日光遍照菩萨,右胁侍月光遍照菩萨。...(界名)梵名Kāmadhātu,三界之一。淫欲食欲二欲强有情所住之处,名为欲界。上自六欲天为始,中自人界之四大洲,...即读经时,不举诵经文之题号,而直接举诵经之本文。此外,于葬礼时,维那不举唱启请文,而直接举唱“南无萨怛他”,...指菩萨行圆满后所起之五种化他智慧。即:(一)通达智,欲见之境得以自在得知之智。(二)随念智,于前观心中了知诸法实...【现量】 p0951 瑜伽十五巻八页云:现量者:谓有三种。一、非不现见,二、非已思应思,三、错乱境界。如彼巻八页至...(人名)一作婆提唎迦Bhadrika,巴Bhaddiya,五比丘之一。中本起经曰跋提,四分律曰婆提,最胜王经曰婆帝利迦,本行...(杂语)心驰于有无二边而犹豫不决定也。多以名属于欲界修所断之无覆无记邪行相之智,亦有以为孤疑之相而用之者。...(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侄(zhi)他(ta) 頞(e)兰(lan)帝(di) 頞(e)蓝(lan)谜(mi) 室(shi...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然世之所谓修净土者。不可以不信也。净土乃西方极乐世界。...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修行须在不知不觉中进步,一天过一天,无挂无碍、无忧无恼,这样才行。如果还执着我在进步,或做了多少功德,会起贡...斋天的要义 我不是说斋天不好,只是现在有的大和尚,斋天的时候,搭着祖衣,还磕头,乱七八糟。斋天的天最多还是欲...三皈依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我认为这必须发十种心。 第一、信仰心: 信佛有大智慧,有大福德,天上天下,无能过...遗憾的事是恨错难以补救,后悔不已也。如一句话令人难堪,既是说了出口就难以收回,伤害了他人的自尊和感情,纵使后...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有一天对比丘们开示:若是牧牛人做了以下十一件事,牛群不仅得不到利益,也得不...菩萨在久远劫前的过去生,曾因为瞋心的缘故而堕为龙身,具有气毒、眼毒、触毒三种毒;又因为过去所修的福报业缘,身...问: 弟子几年来一直用十念计数法念佛。最近把计数放下了,念佛很用力听佛号,感觉佛号念得比以前更摄心了。可最近...俗话说诚实赢得千家赞,虚伪招来万户嫌。诚信是与人交往的基础,也是做人的底线。 人们或因各种原因撒谎,但是为了...
等至建立
【阿毗达磨辞典】
云何等至建立者?谓由七种作意证入初静虑,如是乃至非想非非想处。何等名为七种作意?谓了相作意、胜解作意、远离作意、摄乐作意、观察作意、方便究竟作意、方便究竟果作意,此广分别如声闻地后瑜伽处。云何证入初静虑时由七作意?谓由定地作意见欲界中过患等故,了达粗相,初静虑中此相无故名为静相,是名了相作意。如是作意犹为闻思之所间杂,从此已上超越闻思,一向修相缘粗静相以为境界,修奢摩他毗钵舍那,数数思惟如所寻思粗静性相,是名胜解作意。由修习此故,最初断道生彼俱行作意,名远离作意。由此能断上品烦恼故,及能远离彼品粗重故,此观行者复欣乐上断见上断功德,已触少分远离喜乐,为欲除去惛沉睡眠,时时修习净妙作意以悦其心,是名摄乐作意。如是正修行者方便善品所资持故,令欲界系烦恼缠垢不复现行,因此为欲审察烦恼断与未断,复更作意观察彼生随顺净相,是名观察作意。如是行者数数观察进修对治,为令欲界一切烦恼于暂时间得离系故,此对治道相应作意,是初静虑最后方便故,名方便究竟作意。从此无间证得根本最初静虑俱行作意,是名方便究竟果作意。又由了相作意发希愿心,为正了知所应断所应得,为断故为得故,由胜解作意为所求义发正方便,由远离作意舍上品惑,由摄乐作意舍中品惑,由观察作意安心于所证远离增上慢,由方便究竟。作意舍下品惑由方便究竟果作意领彼所修作意修果,如为证入初静虑定修七作意,如是乃至为证入非想非非想处定,如应当知又粗相者,谓于一切下地从欲界乃至无所有处,如是粗相略有二种,一住于重苦,不寂静住故,二命行微少,寿命短促故。静相者,谓于一切上地从初静虑乃至非想非非想处,与粗相相违故。
上篇:等行 | 下篇:非择灭 |
(喻)三界里的烦恼忧苦非常炽盛,众生住在里面就好像住在火宅里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