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菩萨行圆满后所起之五种化他智慧。即:(一)通达智,欲见之境得以自在得知之智。(二)随念智,于前观心中了知诸法实相,虽出观后亦得忆持不忘之智。(三)安立智,在了知之诸法境界,能立正教使他人修行之智。(四)和合智,以已得之智慧,观察诸法和合之境,转一切烦恼为菩提之智。(五)如意智,于自己所欲之一切事,能得自在随意之智。 p1119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禅宗公案名。又作云岩扫地、云岩拂地。本则公案记述云岩昙晟接化道吾圆(宗)智,令其觉醒本来面目之因缘。从容录第...(术语)又曰法界实相。法华说实相,华严说法界,同体异名也。...因明用语。随一不成,梵语 anyatarāsiddha。因明三十三过中,因十四过之一。即在因明对论中,立(立论者)、敌(问...(经名)法华经二十八品中第二十四品之名。说妙音菩萨之因行果德。...【正智通世俗有及胜义有】 p0507 瑜伽七十二卷七页云:问:正智、当言世俗有?当言胜义有?答:初正智、当言胜义有...(1213~1278)南宋临济宗杨岐派僧。日本临济宗大觉派之祖。西蜀涪江(四川涪陵)人,俗姓冉。字兰溪。年十三,于成...五种阿阇梨之一,是专门教授弟子威仪和作法的轨范师。...(人名)Aśucita,阿阇世王女之名也。译曰无愁忧,无畏德。此女十二岁即能论大道。阿术达经曰:是时王阿阇世有女,...【暂时转】 p1340 显扬八卷三页云:暂时转者:谓乃至有情未成熟未解脱,诸佛如来,化转不息。...(杂语)谓自己本具之光明,即虚灵不昧之心光是也。从容录第三十一则颂曰:一道神光,初不覆藏。又隐山和尚颂曰:三...【趣三菩提】 p1327 瑜伽七十卷十一页云:由二因缘,趣三菩提。一、无疑惑故,二、不可坏故。...十小咒...至道无难 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 洞然明白 毫釐有差 天地悬隔 欲得现前 莫存顺逆 违顺相争 是为...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尔时喜王菩萨白佛言:「世尊!今此众中,颇有菩萨摩诃萨,得是三昧,亦得...一、学佛的目的,是真为生死。了生死的捷径,是念佛求生净土。 净宗十三祖印光大师是乘愿再来的人。弘一大师称之为...《地藏经》又给我们一个启示:地藏王菩萨每日清晨随顺人间,他就入恒河沙定。这个定包括好多定,恒河沙有多少沙子,...问: 世间的一切都离不开因果的定律,假如说一个人不小心受伤,这是否也属于因果的报应?或是只是不小心,跟因果无...一忌称呼不当。对寺庙的僧人应尊称为大师、法师,对住持僧应尊称为长老、方丈、禅师。对喇嘛庙中的僧人应尊称喇嘛,...又三业殊体,自同有定。报定则时来必受,非祈祷之所移,智力之所免也。将推而极之,则义深数广,不可详究。故略而言...我们可以这样讲,从一种愿力来取代业力的角度,我们可以把念佛分成三个层次: 初学者他刚开始接触净土法门,他可能...很多人认为现代人之所以心里不安,是因为生活太紧张,同时物质欲望太高,以致于每天忙碌追求、身心劳顿。长期生活在...问: 何为忏悔。 答: 于三宝前发露已罪,痛责悔改,哀求证明,决不复作也。 问: 或云悔过能消灭从前罪过,信乎。...
五后得智
【佛光大辞典】
上篇:大 | 下篇:五星 |
分别显示决择者,谓于如所说蕴等法中,随其所应作一行、顺前句、顺后句、二句三句四句、述可句、遮止句等,一行者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