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作何业?谓日夜六时遍观世间,谁减谁退谁增谁进,如是等种种观察。
佛教词典 > 阿毗达磨辞典 > 正文
【有怖】 p0537 瑜伽八十三卷二十一页云:言有怖者:谓有盗贼,及矫诈故。...(植物)Paṇasa,又曰半橠娑,半娜娑。果名。玄应音义二十四曰:半橠娑,乃可切。旧言波那娑,果形如冬瓜,其味甚...Dayuanman 藏传佛教宁玛派的最高法门。指当前离垢的明空晶莹的自证智阿底瑜伽乘。由于生死涅槃的一切法皆圆满具...【提婆菩萨与罗汉论义处】 p1187 西域记十卷二十页云:城西不远有故伽蓝,提婆菩萨与罗汉论议之处。初提婆菩萨、闻...梵语 ī?vara(音译伊湿伐罗), va?itā,巴利语 issara。又作无碍、纵任。即自由自在,随心所欲,做任何事均无障碍...二因之一,即以智慧去透视事物的原理,如灯照物,了了可见。...(名数)金刚界曼陀罗之主脑也。第一根本成身会一千六十一尊中,五佛与属于中央大日之四波罗蜜菩萨属于他四佛之十六...(术语)又作克证。必获圣果也。归敬仪曰:在凡不学,何有克圣之期?...亦名:偈他颂、伽陀颂、伽陀、颂、室庐迦 子题:梵偈、贝多树叶、孤起偈、重颂 戒本疏·释皈敬偈:“(一、示梵偈)...【末嗟罗】 秦言悭。大品嗟字门,入诸法嗟字不可得故。论曰:嗟字,即知一切法无悭无施相。华严唱縒(七可切)...隋代僧。瀛州(河北)人。生卒年不详。初游学邺都,听讲涅槃经,贯通经义,每能言论,见解独到而态度从容温婉,甚为...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楞严咒注音版...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今天我们讨论愿门《厌离娑婆,欣求极乐》。上次我们谈到修净宗念佛法门要发愿,发愿所要参考的依据,是阿弥陀佛四十...人生于世,自古均免不了一死。即使是世间的圣人,时候到依然得死。只有出离世间的圣人,才能解决生死的问题。但是佛...
所以这方面在修道的过程当中,你对这些人情世故过分地去勉强的随顺,完全就耽误了自己的道业。这个常摄居士在八百年...佛陀时代,有一次波斯匿王在静坐中思惟:世间上很少有人得到丰厚的俸禄却不心生憍慢,很少有人不贪着财、色、名、食...
净土法门的第二个特点就是胜异方便,速疾解脱。 这跟之前讲的念佛往生,径中径又径有相似的地方,但角度不一样,一...
《楞严经》里面说,因地不真,果招迂曲。就是说你这个发心不正的话,你的发心不是为了要了生脱死,如果没有彻彻底底...问: 为什么修行者一定要受戒? 如本法师答: 凡夫修行的过程,不是执理废事,就是执事废理,不能行中道法门,因此...
我今天把《净土》杂志去年的第五期找出来,给大家介绍一个我们本寺助念团助念的一个小女孩往生的公案。 这篇文章题...
大悲
【阿毗达磨辞典】
大悲者,谓于缘无间苦境大悲住具足中,若定若慧乃至广说。此中显示于缘一切三界有情无间一切种苦境大悲住具足中所有三摩地等,是名大悲。
上篇:得谓于善不善无记法 | 下篇:等分行补特伽罗 |
云何应知施物圆满?谓所施财物非诳诈得故,所施财物非侵他得故,所施财物非秽离垢故,所施财物清净故,所施财物如法...
有怖
波那娑
大圆满(mahasanti)
提婆菩萨与罗汉论义处
自在
了因
三十七尊
克圣
偈
末嗟罗
慧最
【大藏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藏经】楞严咒注音版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把厌离婆娑,欣求极乐的心发起来
李炳南居士:快刀斩乱丝

人情世故耽误了道业
恣意追逐功名利禄五欲,则苦患无穷

净土法门的至简至易

别把般若妙法转为世间福报
修行人为什么一定要受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