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金刚界曼陀罗之主脑也。第一根本成身会一千六十一尊中,五佛与属于中央大日之四波罗蜜菩萨属于他四佛之十六大菩萨,内四供养,外四供养之八供,及四摄菩萨是也。此中十六大菩萨为慧德,四波八供四摄为定德。此数自应于三十七菩提分法之数也。因于密教依诸尊废立之数法门而有重重,有一尊八尊九尊十尊五十三尊七十三。(中略)十佛刹微尘数尊。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梵语 abhidharma,巴利语 abhidhamma。三藏之一。又作阿毗昙、阿鼻达磨、毗昙。意译为对法、大法、无比法、向法、胜...【六种能障谛现观法】 p0310 瑜伽十四卷二十页云:又于圣谛未得现观补特伽罗、略有六种能障谛现观法。谓如前说三种...凡二十二卷(或三十六卷)。元代念常(禅宗分支临济宗杨岐派僧)着。略称通载、佛祖通载。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九册。规...(譬喻)似与庵摩罗两用。维摩经弟子品曰:吾见此释迦牟尼佛土三千大千世界,如观掌中庵摩勒果。楞伽经四曰:如来者...【三十七觉分】 p0201 俱舍论二十五卷十二页云:道亦名为菩提分法。此有几种?名义云何?颂曰:觉分三十七。谓四念...(名数)初地为种子,二地为芽,三地为疱,四地为叶,五地为花,六地为果,七地为受用种子,八地为为无畏依,所谓果...又作末建拏。据大日经卷五秘密漫荼罗品载,末犍拏与瞿昙仙等,共为火天之眷属。大日经疏卷十六(大三九·七四四上)...为“断善根”之对称。拨无因果之邪见者,断其善根,称为断善根;断善根后,对因果之理,或疑为有,或再起正见,肯定...【同行相应】 p0613 杂集论五卷十六页云:同行相应者:谓心心所、于一所缘,展转同行。此同行相应、复有多义。...即华严宗之宇宙观。又作四种法界、四界。华严宗认为全宇宙系统一于一心,若由现象与本体观察之,则可别为四种层次:...【解了】 p1234 瑜伽八十三卷十页云:言解了者:于所知事,作意发悟。 二解 瑜伽八十四卷八页云:言解了者:闻所成...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普贤菩萨行愿赞...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皆...有时候,接触到一些人,他们对我诉说着「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生命故事,我听完后很难过!人为什么老是这么「放逐...
须知真妄原同体。 我们一定要了解,这个真和妄是同体的。真就类似于那个水,妄就类似于那个波,波涛或者一块冰。但...
我们在座的老年人多,家里的女儿、孙女、外孙、孙子,这些人就像自己身上肉一样,他一听到哪个孙子孙女怎样了,他的...诸行无常: 世间万象,没有任何事物是长久永恒不变的,一切都是由一个起因和后来的条件相互配合变化而成的。而这种...晚年的大安禅师终日端坐,不言不语,无所事事。大家在背后称他为懒安禅师。 有一位禅僧说:终日不言不语,如木石一...老子曾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世界上最大的法则是自然法则,人的法则其实是最小的。所以,顺其自然...一个人的幸福除了他自己的努力以外,还有他各方面因缘的果报成熟。各种善业的累积促成了他现在的福报。我们如果是一...
你尝试地思维一下,早上醒来的那一刹那,当我们一念灵知灵觉,你能下意识地想想,我是谁?怎么会在这儿?我以谁的角...
三十七尊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三十六禽 | 下篇:三十七尊四大轮 |
【牟婆洛揭拉婆】 或云牟呼婆羯落婆,此云青白色宝,今名车渠。尚书大传云:大具如车之渠,渠谓车辋,其状类之...
阿毗达磨
六种能障谛现观法
佛祖历代通载
掌中庵摩勒果
三十七觉分
真言十地十心
末犍拏
续善根
同行相应
四法界
解了
【大藏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大藏经】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圣严法师《拥抱孤独,拥抱亲密》

须知真妄原同体,迷悟由来总在人

平常都放不下,临命终时能放下吗
【推荐】佛陀的金玉良言
老僧坐一日,胜过千年忙
顺其自然才是生存之道
心怀嫉妒,必定也反噬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