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权谋、权宜之义,指为一时之需所设之方便;实,真实不虚之义,系指永久不变之究极真实。权,又作善权、权方便、善权方便、假、权假;实,又作真、真实。两者合称权实、真假等。权教与实教、权智与实智、权因与实因、权果与实果、权人与实人、权化与实化等为对称用语。实教,乃据实述出佛陀自内证之法,系为究极根本之教;权教,乃为导人入于实教所设之方便教法,至实教境地后则当废权教。实智,又作真实智、如实智,乃如实明白之智;权智,又作方便智,为导度他人而起之智慧。实因,指圆顿之行;权因,指藏、通、别三教之行。实果,指三德秘藏之大涅槃;权果,指丈六金身等化现。实人,即实在之人;权人,即权化之人,乃佛菩萨等为引导众生,而假现人或天之相貌。实化,即佛开三乘而归一乘之教化;权化,即佛分一乘而说三乘之教化。

天台宗认为法华经所说之圆教为实教,其余诸经所说之藏、通、别三教均属权教,故称三权一实。其关系若以莲华三喻来表示,即:为实施权(为莲故华)、开权显实(华开莲现)、废权立实(华落莲成)。其中唯法华经能明权之为权之理,而彰显真实究竟。就佛证悟之本体而言,权、实二教均为平等,称为权实同体。就佛教化众生之作用言,权、实二教所说之修行方法与觉悟之程度有所差异,故谓权实异体。

法华文句卷三上载,所有事物存在状态可以权实四句表示,即:一切法皆权、一切法皆实、一切法亦权亦实、一切法非权非实。又法华玄义卷七之十不二门中,立有权实不二门,谓自人之立场而言,菩萨乃至地狱等九界为权,而佛界为实,称为九权一实;自教之立场而言,虽有“三权一实”之区分,然当观权实为圆融无差别。

法华文句卷三下举十种相对事物以表示权实,称为十双权实。即:(1)事理,由众生本具之真如无相平等之理(实),能产生心意识等各种差别现象之事(权)。(2)理教,综合事理而用言语来表现之理(实),能立其理而说明之教(权)。(3)教行,由其教理(实),产生实践之行(权)。(4)缚脱,由行而分为受迷妄束缚之缚(权),与脱离迷妄之脱(实)。(5)因果,随顺真理之脱为趣入菩提之因(权),因此能得开悟之果(实)。(6)体用,由其果遂有真如之本体(实),以及真如之作用,即能显现教化众生之用(权)。(7)渐顿,依教化之作用,有逐次引导众生之渐(权)与立即令众生开悟之顿(实)。(8)开合,渐是由顿开展出之差别教法(权),终遂与顿合一(实)。(9)通别,依开合之差别,所得教法之利益有普通(权)与特别(实)。(10)悉檀,因利益有差别,则分为四种悉檀。前三者属世间门(权),后一属出世间门(实)。

藏、通、别、圆四教各具足上列之十双,共有四十种权实。要约而言,可归纳为自行、化他、自他三种权实。自行权实,为自内证之法,有权有实。化他权实,为教化、教导众生之方法,有权实之区别。自他权实,谓自证与化导两法并用。[正法华经卷一、法华玄论卷四、摩诃止观卷三下、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三之四、四教义卷十二、出三藏记集卷八](参阅“五时八教”1132、“开会”5310) p6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