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离贪欲,淫欲也。法华经普门品曰:“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四十二章经曰:“离欲寂静,是最为胜。”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刹那相对望而立三世,现在之一刹那曰现在,前刹那曰过去,后刹那曰未来。...为俱舍宗对一切法之分类。一切事象可分七十五种类别,概分之为五大类。此七十五种类别与种种形象相应,即以心为主体...(702~760)唐代僧。系将禅、律、华严传至日本之第一人。亦为日本禅宗第二祖、华严宗初祖。河南许州人,俗姓卫。幼...即忿怒,遇不顺意时,轻则忿怒骂人,重则发生打人等不良行为,为二十随烦恼之一。...(术语)三大之一。一切众生之心性,唯一绝待,不生不灭,真实如常为体,周遍法界而无限量为大。...【业自性】 p1218 瑜伽八卷八页云:业自性、云何?谓若法生时,造作相起;及由彼生故,身行、语行、于彼后时,造作...【永尽】 p0494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二十页云:复言:世尊!云何永尽?世尊告曰:诸下分结,已永断故。 二解 瑜伽八...(名数)一、天乐,修十善业者生天上而受种种殊妙之乐。二、禅乐,修行之人入诸禅定而受寂静之乐。三、涅槃乐,断诸...梵语 sarvāsā。意译作要愿。谓求事之愿心。大日经义释演密钞卷五(卍续三七·五六下):“要之愿,梵语萨罗缚奢;...思惑十六使者: 一、于欲界有贪、嗔、痴、慢、身见、边见之六惑。 二、于上二界各除嗔而余五惑,故合为十惑...【勒那摩提】 梵名 Ratnamati、译作勒那摩提,又译作勒那婆提,意译宝意,中天竺沙门,北魏宣武帝正始五年来到洛阳...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印光大师校印本)...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观世音菩萨,无量劫来,成就大慈大悲法门,利益众生,于生死苦海,为作船筏,于无明长夜为作明灯。恒观众生称念圣号...
【第四觉知:懈怠堕落,常行精进,破烦恼恶,摧伏四魔,出阴界狱。】 《佛说八大人觉经》 【懈怠堕落 常行精进】常...问: 阿弥陀佛!请问师父,为什么有的人总是有病,总有一些烦恼,总是想不开? 宽见法师答: 为什么总是有病,总是...
阿弥陀佛是法界藏身,西方净土是法界藏土,念一佛就等于念无量无边的佛,往生西方就等于往生无量无边的佛的刹土。所...恭喜!恭喜!恭喜长者您喜获麟儿!哇!真是太不可思议了,居然天降七宝之雨,整个家中都充满了无尽的宝物!是啊!是...
念佛一法可以渗透到我们的行、住、坐、卧里面,你走路不用脑筋的时候,你一步一句佛号;你等车,也可以念佛,坐在车...
【原文】 或问:某甲向修净土,有禅者曰:但悟自佛即已,何必外求他佛而愿往生?此意何如?予谓此实最上开示,但执...问: 现代人小孩生得少,甚至不生,有很多孩子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姊妹,独享父母的爱,却少了忍让的机会,有专家...
离欲
【佛学大辞典】
上篇:离染服 | 下篇:离欲地 |
又作逮夜、宿夜、迨夜、大夜、伴夜。指送葬日之前夜。[敕修百丈清规卷二迁化移龛条、禅林备用清规卷九对灵小参念诵...
刹那三世
五位七十五法
道璇
忿
体大
业自性
永尽
三乐
萨罗缚奢
思惑十六使
勒那摩提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大藏经】【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藏经】悲华经
文珠法师: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的功德

常行精进,出阴界狱
烦恼不断,无非就是没有智慧

【推荐】能专念六字大经王,就一切都具足了
宝天比丘

念佛不妨碍我们日常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