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忿怒,遇不顺意时,轻则忿怒骂人,重则发生打人等不良行为,为二十随烦恼之一。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何等法尔相?谓当来无常由因随逐定当受故...即人死后,满一年之忌日。又作一周忌、正忌日、一周关、小祥忌。此日多延僧众行追荐,为亡者修善根福德。或造佛像、...(术语)于所施之人与施物及自身起执念,以为布施也。檀为布施之梵语。智度论十一曰:若三碍系心,是为世间檀。何以...因明用语。因明论式中,区分“自相”与“差别”的三种标准之一。言,言陈之意;许,意许之意。凡言语所陈与意中所许...(术语)三昧耶戒之异名。以菩提心之自性清净为戒性也。...生死相续,皆由十二有支,谓从无明乃至老死。 一、无明支 以行蕴中无明为体,不取余法,斯乃与行得为因缘,此...【无明盖与爱结】 p1080 大毗婆沙论三十八卷一页云:如世尊说:无明盖所覆,爱结所系缚;愚智俱感得,如是有识身。...清净无烦恼的神通。在六通中,前五通是有漏通,第六漏尽通才是无漏通。...【无懮王所作大小石室】 p1093 西域记八卷五页云:故宫北有大石室,外若崇山,内广数丈。是无忧王为出家弟役使神鬼...【应所修空有二种】 p1401 瑜伽九十卷二十一页云:应所修空,亦有二种。一、于内外诸境界中,修无我见。二、卽于彼...(术语)同法藏。诸种之法门蕴积,是曰法蕴。俱舍论一曰:所化有情有贪瞋等八万行别,为对治彼八万行故,世尊宣说八...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一灋,广生众教,含义不赀,故曰无量。 夫三界群生,随业而转;...金光明最胜王经...
众生念佛大多以生灭心持念,然而六字洪名是从阿弥陀佛的清净平等心流现出来的。这清净无染的佛号似清水珠,投到众生...
佛是从哪里产生的?佛是由我们心成的。是心是佛,是心作佛。那地狱、饿鬼、畜生是哪里产生的?也没有离开当下的这一...
首先四念处是非常重要的,四念处,就是四种,念是什么?念是指我们能观察的智慧。处,是指所观察的境,就叫以智观境...
我们对因果的态度,应该是从果报中反省自己的因地,这称为观果知因。反省自己今生的果报中有哪些是满意的,你就可以...船过水无痕、鸟飞不留影;成败得失都不会引起心情的波动,那就是自在解脱的大智慧。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在每一...
防护并非意指不看、不听、不闻、不尝、不触或不想任何事。若行者不了解这点,一旦见闻到什么,就退缩逃避,以为只要...
修行即要时时保持这份静的境界,不管什么境界,我们都要将心境静下来。安定心念必须看自己修养的功夫,凡事不计较,...从前有一个穷人在路上行走,偶然得到了一袋子金钱。心里十分高兴,于是就开始数钱。还没等数完一遍,金钱的主人忽然...
忿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念佛观 | 下篇:忿结 |
【本生事】 p0531 瑜伽六十九卷八页云:本生事者:谓说前生菩萨行事。...
法尔相
一回忌
世间檀
言许对
菩提心戒
十二因缘(二)
无明盖与爱结
无漏通
无懮王所作大小石室
应所修空有二种
法蕴
【大藏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无量义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如是持念,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心念改变命运就会改变

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

从果报中反省自己的因地
圣严法师《随相而离相》

逃避并不能解决痛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