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僧。师形貌伟晰,少怀高蹈之节,为长安大总持寺萨婆多部道岳法师之弟子。玄奘大师自西域归来,携回梵文经本六百余部,于长安弘福寺译经时,译场内尚有谙解大小乘经论之证义者十二人、缀文者九人、字学及证梵语者各一人及笔受者若干;师即为缀文者之一,玄奘大师之大唐西域记一书即由师执笔缀文而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六、大唐西域记卷十二] p6876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无量寿经说,往生弥陀净土的人,其道业之深浅有上中下三辈: 一、上辈,即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Zhong a hanjing 原始佛教基本经典。北传佛教四部阿含之一。因所集各经篇幅适中,故名。东晋僧伽提婆与僧伽罗叉...(杂语)或曰三百会,禅家诸师言佛于一代中说会多之套语也。非有经论之典据。碧岩十四则评唱曰:释迦老子四十九年住...亦名:求用雨衣戒制意、雨浴衣戒制意 戒本疏·三十舍堕法:“(舍堕)第二十七,过前求雨衣过前用戒。此中两戒合制...佛灭后,五百大阿罗汉聚在一处,将佛过去所说的教法,结合集成佛教的三藏经典。...(术语)七种生死之一。众生发心修行而反出生死至于涅槃也。...(杂语)言淫欲之秽浊如泥也。首楞严经合论曰:淫心烦烧,名为热恼。淫事秽浊,名为欲泥。...禅林用语。又作封后先生。意即伶俐汉。封后,为上古之人,黄帝尝于梦中见之,后乃求之为宰相;禅林中,转指能契机入...为十二真如之一。即周遍于一切诸法而为平等之体相。往生论注卷上(大四○·八二八下):“平等是诸法体相。”瑜伽师...梵语 paca dharma-ko?āh。略称五藏。又作五法海。此乃犊子部之世界观,宇宙万有共分为五类,即:过去藏(梵 atīt...(术语)本意归趣之所也。法华经弘传序曰:统诸佛降灵之本致。...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若诸菩萨,已受菩萨所受净戒,应自数数专谛思惟:此是菩萨正所应...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为何要戒色?也许初来乍到的人,对此还有些疑惑,也许有些人已经亲身感受到淫欲带给自己的痛苦与烦恼,痛下决心定要...
在凡夫地,谁无烦恼。须于平时预先提防,自然遇境逢缘,不至卒发。纵发,亦能顿起觉照,令其消灭。起烦恼境,不一而...
【原文】 古有偈:修慧不修福,罗汉应供薄。修福不修慧,象身挂璎珞①。有专执前之二句者,终日营营,惟勤募化,曰...
二、佛,了了常知,不可昏昧。 佛者觉也,修持首楞严王三昧,你的智慧光明会慢慢地开展出来。如果一个人老是跟着妄...
《阴骘文》,印光大师非常重视这篇文章,它讲到文昌帝君生命流转的状况。 文昌帝君的前十七世都是一个读书的士大夫...
释妙智法师(俗名蔡松苍)于一八八八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出生于福州,圆寂于二〇〇三年正月二十八日,世寿一百一十六岁...人的心病从什么地方来?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无法宽恕他人的过错而产生的。可以这样讲,学会宽恕他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信佛是学佛的开始,学佛是信佛的实践阶段,更进一步而言,成佛是学佛终极圆满之归宿。信佛与学佛略有前后的差别,立...
辩机
【佛光大辞典】
上篇:辩意长者子所问经 | 下篇:辩积菩萨 |
【思】 p0851 瑜伽三卷七页云:思云何?谓心造作。又云:思作何业?谓发起寻伺身语业等为业。 二解 瑜伽五...
三辈
中阿含经(Madh yamagama-sutra)
三百六十会
过前求雨衣过前用戒制意
结集
反出生死
欲泥
风后先生
平等性
五法藏
本致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大藏经】瑜伽菩萨戒本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浅谈戒色的好处

如何根治烦恼习气

修福应要注意的两点

修楞严三昧,开显智慧光明

不是你想修行,就可以修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