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十二真如之一。即周遍于一切诸法而为平等之体相。往生论注卷上(大四○·八二八下):“平等是诸法体相。”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三(大三○·五二八下):“于一切法悟平等性,入大总相,究达一切所知边际,远离增益、损减二边,顺入中道。” p1916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人名)Dharmakāra,比丘名。译曰法性。见慈恩传二。...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三十二愿。即誓愿净土中之万物皆以无量杂宝与百千种香合成。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八下...指蒲缮尼食与珂但尼食,皆各有五种食物。(一)五蒲缮尼食(梵 paca-bhojanīya),又作五蒲阇尼食。译作五啖食。即五...【方所示现】 p0376 集论一卷二页云:云何名为方所示现?谓由方所可相示现如此如此色,如是如是色,或由定心,或由...佛者觉悟之义,性者不改之义,合而言之,佛性即是一切众生永不变异的且能觉悟成佛之性。涅槃经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术语)三学之一。定学也。定学有增上之力,故谓之增上心学。又为增进心之学,故曰增上心学。...(术语)金刚顶与瑜伽也。金刚顶指教王经等金刚界之经,瑜伽指大日经等胎藏界之经。菩提心论初心钞上曰:金刚顶金刚...梵语 aranā。音译阿兰那。诤,即诤论,为烦恼之异名。(一)为能令诸有情不生贪瞋痴等烦恼之智,并具有止息他人烦恼...以五字文殊为本尊,念诵 (a,阿)、 (ra,罗)、 (pa,波)、 (ca,左)、 (na,那)五字真言以求聪明智慧之法...【阿那波那念】 p0777 俱舍论二十二卷十六页云:次应辩持息念。此差别相、云何?颂曰:息念慧五地,缘风依欲身...(543~631)隋唐时代僧。山西介休人,俗姓郭。少入乡庠习业,能通经史。年十三,从僧稠禅师出家,承指授禅法,数日...(嘉兴藏流通本)...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孤独,为子取妇,得豪贵长者家女,端正无双,憍豪慠慢,不以妇...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萨成佛之弘轨也。轨不弘,则不足以寮群异指其归;性不尽,则物...
我们再看一段:丁三的临终加持。这个地方讲到净土宗的功德力,前面两段讲到因地的修学,这个地方讲到赞叹净土宗的果...
佛陀弟子中,舍利佛是智慧第一的尊者,但他也有顽固的牛脾气,常常遇到不顺的境界,牛脾气就发作了。 有一回佛陀与...
地球上的规律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万物在白天的时候活动,夜晚的时候潜藏。这是自然规律,人应该顺应自然界的规...佛教的五大基本戒律中有一项不妄语戒,意思是指不说任何害人害己的言语。可是,懂得发自内心、恰到好处地赞美别人的...
一、印光大师劝人要通达净土教理(除了老年人最好一心念佛外): 善导和尚说,若论学解,一切法门,都应当学。(净业...求财之人,有六种事不当做:一是种种戏,就是赌博;二是非时行,就是不顾时节因缘去强求;三是饮酒放逸;四是亲近恶...
人生世间,险难甚多,淫欲、邪见,是其大宗。汝家道颇丰,上无父兄,若不极力勉励,难免不坠淫欲之万丈深坑。一坠其...一、唯识的中心是改造心地 唯识是讲什么的?唯识的中心思想是改造心地。《华严经》讲: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
平等性
【佛光大辞典】
上篇:平等王 | 下篇:平等性智 |
【后得智】 依根本智而契悟真理,悟后所得的济度众生的智慧,称后得智。根本智是离分别之念的智慧,由证得根本智后...
达磨羯罗
宝香合成愿
二五食
方所示现
佛性
增上心学
金刚顶瑜伽
无诤
五字文殊法
阿那波那念
僧邕
【大藏经】【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佛说玉耶女经
【大藏经】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凡夫靠自力修行,在生死关头最难得力

舍利弗的牛脾气

熬夜对身体的损害
圣严法师《谣言止于智者》

净土行人要通达净土的教理
六件损财消福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