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名 Pratibhāna-mati-pariprcchā。全一卷。北魏法场译。又称辩意长者子经。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内容记述佛陀应辩意长者子之所问,而宣说生天、生人中、堕地狱道、堕饿鬼道等十事之要义,每一事复有五事之因缘。辩意长者子闻五十事之法义,欣然欢喜,得法眼净。 p6875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迦罗鸠[馬*犬]迦旃延】 迦罗鸠[馬*犬],此云牛领。迦旃延,此云翦发。肇曰:姓迦旃延,字迦罗鸠[馬*犬]。其人...(1562~1649)朝鲜潭阳(全罗南道)人,俗姓吴。号逍遥。十三岁出家习经律,又从浮休善修受习禅法,后与云谷冲徽、...(书名)十四卷,梁慧皎撰。外有续高僧传三十卷,唐道宣撰。宋高僧传三十卷,宋赞宁等撰。明高僧传八卷,明如惺撰。...【依他起自性有几种】 p0771 显扬六卷五页云:问:依他起自性、有几种?答:卽如诸相,多种差别;应知。谓色相...(术语)山中之苦行者,绝五谷但食果实也。宋高僧传(智封传)曰:焂辞出蒲津安峰山,禁足十年,木食涧饮。...华译为远离处,或空闲处,即远离热闹的空闲处。...昔时禅林用斋前之重要行事。钵平日以复帕裹之,将食时,展开复帕以取用之,称为展钵。展钵之法,于丛林清规中有其定...(术语)梵语优婆夷Upāsikā,译曰信女,又曰清信女。受三归五戒具清净信心之女子也。...(名数)三论玄义谓一切诸法皆是假,然其要用,凡有四门:一因缘假,如空有二禅,是非自有,由空故有,空非自空,由...(651~714)唐代法相宗僧。淄州淄川(山东淄川)人,姓氏不详。又称淄州大师。少即警慧,十五岁出家,如法修身不违...【五种事】 p0256 俱舍论六卷十八页云:毗婆沙师言:事者:略有五种。一、自性事。如有处言:若已得此事;彼成就此...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佛告无尽意菩...劝发菩提心文...一位太太来到农禅寺,向我抱怨她的孩子难以管教,而引用佛经说:家庭真如牢狱。 我劝慰她说:那要看你以什么样的角...参禅,乃释迦牟尼佛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所传之徽妙心印法门。迦叶祖师当时明白佛的意旨,遂破颜微笑,自此,佛租心...这是一只蚕和蜘蛛的故事。 蜘蛛对蚕说:「你和我虽然都会吐丝,但是我的丝,帮我建立王国,纵横天地之间,而你却作...
中国古代传说每年过小年的这一天,灶神要上天,而除夕这天是灶神从天上回来的日子,因此民间都要祭灶神。灶神上天所...
在台湾的佛教中,专弘律学的比丘,除了济涛律师外,再有一位就是南普陀佛学院院长广化律师。广化是律航法师(俗名黄...一切美好都要付出代价。你的梦想越美丽,你需要承担和付出的,也就越多、越大。 与泥对话之一 有人问泥:你以全部的...
菩提心它是一种善根,我们一般人是善念,善念跟善根的差别,就是这个善根它多了一份愿力的支持,还有一种智慧的观照...
★欲明心见性,先改个性。个性那么暴躁,那就不要讲见性了。在一些小事上,一直过不去,一直讲讲讲,那么就跟见性差...
辩意长者子所问经
【佛光大辞典】
上篇:辩无碍解 | 下篇:辩机 |
【智者愚者前中后际差别】 p1154 瑜伽九十三卷十八页云:于此正法毗奈耶中,虽复愚智俱从前际至于中际、幷由二种根...
迦罗鸠[馬*犬]迦旃延
太能
高僧传
依他起自性有几种
木食
阿兰若处
展钵
清信女
四假
慧沼
五种事
【大藏经】悲华经
【大藏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圣严法师《天堂、地狱一念间》
达摩祖师度鹦鹉
蚕和蜘蛛的故事

荣华富贵不是争来的,是积德来的

律宗大德广化法师
与泥对话

「善念」和「善根」的差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