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五卷或十卷。梁代僧祐撰。收于大正藏第五十册。内容广引大小乘经律,记述释迦族世系之传说、释迦牟尼佛一代之事迹,及其入灭后至阿育王时佛法之流布。分为三十四项逐条叙述,附加撰者简单之意见,并一一揭示典据、引文,为我国撰述佛传之始,唯略嫌冗长繁杂,故有唐代道宣简略之释迦氏谱之作。本书有广略二本,高丽本为略本,分五卷,宋、元、明三本为广本,有十卷。[梁高僧传卷十一、法经录卷六、大唐内典录卷四、开元释教录卷六] p6834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譬喻)涅槃经二曰:如虫食木有成字者,此虫不知是字非字,智人见之终不唱言是虫解字,亦不惊怪。大王当知旧医亦尔...日本佛教用语。略称晦念诵。即于每月最后三日,在宫中真言院,为天皇御体安稳、宝祚绵延而修之念诵法。此法源于印度...【同类】 p0611 瑜伽十五卷七页云:同类者:谓随所有法,望所余法,其相展转少分相似。此复五种。一、相状相似...(传说)舍利弗目犍连二大弟子共闻佛告诸比丘言:却后三月,当入涅槃。不忍眼见世尊入灭,告佛已取灭。目连为宿业被...全一卷。唐代金刚智译。全称金刚顶经曼殊室利菩萨五字心陀罗尼品。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为金刚界仪轨中之文殊五字法...百八,即一○八种;三昧(梵 samādhi),即心安住于一境之寂静状态。据大品般若经卷三相行品、卷五问乘品、大般若...【归依有四正行】 p1418 瑜伽六十四卷一页云:当知归依有四正行。一、亲近善士,二、听闻正法,三、如理作意,四、...亦名:亡人物嘱授善恶、亡僧物嘱授善恶、亡五众物嘱授善恶、病比丘嘱授善恶 子题:嘱授善、嘱授不善、不嘱授善、不...(人名)西印度优禅尼国人,梵称波罗末陀Paramārtha。又曰拘那罗陀Guṇarata。梁大同十二年三十余岁来支那,受武帝...【波罗蜜】 大论:又云阿罗蜜,秦言远离;波罗蜜,秦言度彼岸。此二音相近,义相会故,以阿罗蜜,释波罗蜜。天...(571~626)隋唐时代僧。泽州高都(山西晋城)人,俗姓张。九岁出家,就清化寺诠禅师受具足戒,勤修禅定。更遍学诸...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僧肇法师所作《宗本》《物不迁》等四论。但末代弘经,允属四依...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以神通...
我家三代人都信奉观音大士,称念名号而免灾难的事情不少。 抗日战争中,1940年夏天,一次日军出动100架飞机,轰炸成...
陈性良,字锡周,是印光法师的在家弟子,与印光法师因缘甚深,多有书信往来。(参见文钞《与陈锡周居士书》) 其夫...
心之本觉曰佛,心之始觉曰念。顾本觉之在人心也,似异而恒同;乃始觉之随人用也,虽同而恒异。是故背尘合觉,便名始...
那么我们上两堂课讲到什么是佛陀,那么现在这一科讲到什么是道法。那么佛陀的法其实严格来说它有三个重点:安住力,...问: 请问,我想每天诵念一部经:《普贤行愿品》或《无量寿经》。如遇到佛经中的经文意思我还看不明白,我是否要搞...问: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这个法,是指什么?如果是指世出世间一切法,那佛教和其它宗教都应包括在内,对吗?如此...
讷堂是净土宗十二祖彻悟大师的字,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讷堂道人,也表明了彻悟大师修学佛道的专注精进。 传统...
很多朋友问我,出家后我如何对待两性欲望。 这确实是很多人感兴趣的问题,一个人剃掉头发,卸下一切妖娆装扮,甘愿...
释迦谱
【佛光大辞典】
上篇:释迦像 | 下篇:释家 |
又作骨想观。为断除贪欲之心,观想人之身体为白骨连锁之修法。此观法分三个阶段:(一)初习业位,即将注意力置于身体...
虫食木
晦御念诵
同类
舍利弗目连先佛入灭
曼殊五字心陀罗尼品
百八三昧
归依有四正行
亡物嘱授善恶
真谛三藏
波罗蜜
静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大藏经】肇论
【大藏经】占察善恶业报经

高声呼喊观音菩萨,两度逃过轰炸

【推荐】全家人往生西方,成为真正的净土眷属

一念相应一念佛,一日相应一日佛

必须让佛号有个家
不明经意是否能诵经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的法是指什么

讷堂道人尺香斋的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