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结界之一。略称僧界。佛制虽云阎浮洲僧众每半月集会一次,举行布萨说戒之仪式,但以境域太广,不易于定日集会,且僧众往返奔驰,必致疲累而损功废道,乃区划一定之界区,使同一区内之僧众均能会同秉法,以免违犯“别众罪”。其界可分自然界、作法界二大类:(一)自然界,又称不作法界。分为聚落、兰若、道行、水等四界。(二)作法界,即依白二羯磨之法,制限一定之界区,以补自然界之不足,复分大界、戒场、小界三种。大界之范围,最小以一伽蓝地之外界为限,大则十里乃至百里。有人法二同、法食二同、法同食别等三种。世所谓结界地,即指大界而言。戒场乃为举行受戒、忏罪等法,随处结一定之界区,最小可容二十一人。小界者,系恐恶比丘之阻挠等诸种难缘而退废法事,故特限于某时所结之暂时界区,其界之范围,依僧数之多寡,以其坐处为界。[善见律毗婆沙卷十七、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卷上、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上二](参阅“结界”5181) p6850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谭婆】 此云食狗肉人。...指常备供僧伽受用之物。又作常住僧物、常住、常什。如伽蓝、房舍等供给四方僧伽受用之资具即是。若据为私有或买卖之...一法者,即指大乘妙法,或一乘妙法。大乘是对小乘而言,小乘只知我空,不知法空,故其法是粗而非妙;大乘不但知我空...梵语 divya-caksur-jāna-sāksātkriyābhiiā。五通之一,六通之一。谓以天眼照了欲色二界色处之通力。又作天眼智...(佛名)佛名。妙庄严王,未来成佛,作娑罗树王佛。见法华经妙庄严王品。...【法身有三相别】 p0764 此卽佛之三身。成唯识论十卷十五页云:如是法身、有三相别。一、自性身。谓诸如来真净...旧称耆阇崛山,新称灵鹫山,简称灵山。许多大乘的经典,诸如法华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般若经等等,都是在这座...(术语)谓五阴如幻,假有之理也。辅行二曰:闻说阴幻,知罪无生。...【大师摄受诸声闻众】 p0245 瑜伽八十六卷二十一页云:复次由五种相,大师摄受诸声闻众。一、以法故。二、以财故。...实相实者非虚妄之义,相者无相也。是指称万有本体之语,曰法性,曰真如,曰实相,其体同一也。就其为万法体性之义言...(譬喻)智愿之深广譬如海也。礼赞初夜偈曰:弥陀智愿海,深广无涯底。...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三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四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五 慈悲道场忏法卷...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九月本斋一时毕竟,从神室出,往至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晚课蒙山施食仪...
悟前与悟后,从事相看并无甚区别。人人鼻直眼横,个个吃饭打眠。悟者在日常生活中与未悟者一模一样,如《金刚经》云...
我们不是利根人,怎么办呢?先从不动下手,不要动。一般修《楞严经》的人有一个特点:反应不要太快。 越重要的事情...
对这个世间的舍,要从真实心里面真的你能舍得掉,真的观照这个世间苦空无常,都在做梦,梦中没有一件真实的。在梦中...释尊在祗园精舍向僧众讲述布施的功德: 如果附近发生火灾,聪明人会想到风向、水源等事,预测危险的程度,马上搬出...问: 想请问在金刚经讲录中有关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一句的解释,用钱财布施属色尘,法布施属色...
很多人问能不能算命?俗话说,生死有定。佛法也讲业力。人当然是有命运的。人的命运,通过一定的方法,也是可以进行...
我们不要得少为足。有的人得了一点点修行的好处,就以为自己没有问题了。不但是得了好处,甚至于还没有得好处,就开...
原文: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妇顺,主仁,仆忠,恪尽己分。不计他对我之尽分与否,我总要尽我之分。能于...
摄僧界
【佛光大辞典】
上篇:摄意音乐 | 下篇:摄境从识体 |
何等非有相?谓蕴界处于一切时我我所性常非有故。...
谭婆
常住物
一法妙
天眼通
娑罗树王
法身有三相别
灵山
阴幻
大师摄受诸声闻众
契悟(三)
智愿海
【大藏经】【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大藏经】佛说罪福报应经
【大藏经】【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略述禅者悟后是何光景

妄想最怕时间的考验

只有一切顿舍,才能迸出净业种子
布施的功德
如何做到远离六尘而行布施

小心你的念头,它正在改变你的命运

没有定的不净观是没有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