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问难、异义之气势。法华文句记卷十下(大三四·三五○中):“近见秀公法华圆镜,广立难势,不越先规;今攒旧闻,兼资后见,总别救之,亦八不可。”[续高僧传卷九僧粲传] p6726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一)梵语 kunāla 之音译。又作驹那罗、拘那罗、鸠夷罗、拘浪拏。为美眼之鸟名。意译好眼鸟。 (二)乃阿育王的太子...位于江苏镇江以南三公里之招隐山中。招隐山原名曾窟山,刘宋时,隐士戴颙居于此,故称招隐山。戴颙卒后,其女舍宅为...(喻)众生在三界六道之中的生死,有如载人运输的车轮。止观辅行说:业相是能运,生死是所运,载生死之轮名生死轮。...(术语)寂谓真理之寂静,光谓真智之光照,即理智之二德也。又即于寂理而光照,谓之寂光。大日经疏一曰:尔时行人为...三千大千世界者,有三重义: 第一、小千世界 以世界之数千倍之,谓之小千世界,二禅统一小千。 第二、中千...(堂塔)养鳏寡孤独穷民之处也。法论谓供父母为恩田,供佛为敬田,施贫为悲田。后世谓养济院曰悲田院。本此唐有悲田...子题:与净人沙弥共住不知三相 行事钞·标宗显德篇:“(十诵云)有五种怖畏:一、自不修身戒心慧,复度他人,令不...为四有之一。指最后命终之刹那。亦即于本有之后,中有之前,寿命方尽时之色心,称为死有。(参阅“四有”1688) p2...(术语)出世之圣道也。归敬仪中曰:但出圣道,无始未经。...【四种如实显了行相道理智所缘事】 p0472 瑜伽八十七卷十六页云:复次略有四种如实显了行相道理智所缘事。谓住内法...全一卷。刘宋谢灵运撰。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二册广弘明集卷十八。论述何谓究极之真理,以及体得此理之方法,并收录与法...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总持不动尊 首楞严王世希有 销我亿劫颠倒想 不历僧祗获法身 愿...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
那伽波罗尊者住在古印度鹿野城时,有位年迈的婆罗门来访,他是尊者年幼时的朋友。这一天,婆罗门与那伽波罗尊者共相...
必须看破红尘才能学佛吗?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问题。红尘二字并不是佛学的名词,实出于中国文学的辞汇。它的意思是形...
问: 法师,诵经的时候是随文入观,还是就一字一字地往下念? 宏海法师答: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你随文入观入的是...
一、用人之道 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陀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有一次,释迦牟尼佛和弟子一起去游历。 走了几百里路也没看见一个人,徒弟就问佛:「世尊!这里怎么没看到一个人呢...
先持声闻四弃八弃,执身不动。后行菩萨清净律仪,执心不起。禁戒成就,则于世间永无相生相杀之业。偷劫不行,无相负...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都有善良的本性,但是被后天习气薰染,而有种种不同的心态。 在一个乡村里有户人家,家中有...
随着素食日益普及,人们逐渐知道素食对健康的好处,不过这方面的资讯大都来自西方营养学的知识,现在我是从中国传统...
难势
【佛光大辞典】
上篇:难提迦物多 | 下篇:难解难入 |
【三种不善烦恼相】 p0208 显扬十九卷四页云:问:齐何当知不善烦恼相?答:由三因故。谓猛盛故,恼乱有情故,能障...
鸠那罗
招隐寺
生死轮
寂光
三千大千世界
悲田院
五种怖畏
死有
出圣
四种如实显了行相道理智所缘事
辩宗论
【大藏经】净土十疑论
【大藏经】早课(朝时课诵)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经

观无常悟四谛理法

必须看破红尘才能学佛吗

诵经时如何随文入观

身为管理者应会的56个故事
嗔恨心的可怕

持戒的方法次第
救命的口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