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四有之一。指最后命终之刹那。亦即于本有之后,中有之前,寿命方尽时之色心,称为死有。(参阅“四有”1688) p2469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意志】 此有广义狭义的解释。自广义来说,意志为自然冲动的欲望;自狭义来说,则为意识间多种动机、目标、方法的...【舍财】 p0972 此七圣舍财之一。集异门论十六巻十四页云:云何舍财?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有圣弟子、为悭垢所...(术语)邪见害身,犹如毒箭也。菩萨藏经曰:我观一切世间众生,于无量劫,具造诸过失,为十种毒箭所中。何为十?一...亦名:治罚比丘化教通道俗 子题:摄钝根法、治破戒法、不许俗治比丘、不对俗治比丘、十种胜想、涅槃穷累教本决了正...又作五百集法、五百出。佛入灭之年,于阿阇世王保护之下,在摩揭陀国王舍城先底槃那波罗山边禅室门边(梵 Vaibhār...(一)梵语 samanvāgama,巴利语 samannāgama。为“得”之一种。即已得而现在相续不失之意。乃说一切有部之教义,然...(人名)佛在祇园,有婆罗门,因醉故,来佛所求度。佛敕阿难度之。彼醉既醒,即还家。比丘问佛以何度彼?佛答曰:彼...(杂名)依观佛三昧海经十(念十方佛品)所记奉献香华时之发愿文而作者。于法会之式为供养文讽咏之。见鱼山集略。...【心心法等佛亦能化】 p0357 佛地经论六卷七页云:此中经文定证三业心心法等,皆有变化。如来智上,现此麁相心心法...三类境是慈恩宗关于辩认一切境相(唯识四分中的相分)的学说。三境是性境、独影境、带质境。它的名义和性质,如《成唯...又称真像、真仪。或单称真。意即真身之影像,分为图画与雕塑二类。于印度时,佛、菩萨之像颇盛行,然名德、善知识之...(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真未?答曰:未得;不还未也。问曰:和上道高名远,何以不至乎?...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弘化社32分本)...
经说业有三报:一曰现报,二曰生报,三曰后报。 现报者,善恶始于此身,即此身受;生报者,来生便受;后报者,或经...某一个时候,佛在一村落里,那个村落的东庄与南庄隔着一条河,东庄约有五百户人家,庄内的众生常造诸恶业,没机会听...问: 听有些法师说,善导大师是开宗立教的祖师,是祖师中的祖师,要超越其他祖师,这种说法对吗? 大安法师答: 善...昨天,一信徒携其好友来访。见我的用意,除了看望问候之外,就是邀请本人参加其好友尊父的70大寿。 据介绍,大寿将...
我们要知道贪瞋痴它生起的这个次第。好像医生去帮人治病一样,首先要知道人家有什么病。同样的我们要对治烦恼,首先...◎一个人,只要是心正了之后,气就正,气正了之后,形就正。按照中国古代的中医理论,人是有三部分组成的,是三者合...
今天我们的内容想跟大家说一说,有关皈依的误区。那么但凡稍微了解一些佛法,或者跟佛门有接触的人,都知道皈依的概...
诸位!我们一定要知道,你平常不管怎么用功,临命终永远记住一句话:往事不堪回首!这个很重要。因为你临命终的时候...
死有
【佛光大辞典】
上篇:死后 | 下篇:死狗 |
巴利语 asubha。指身上所出不洁之津液。如脓、血、尿、屎等。恶,为憎厌之义;露,即津液。据心地观经载,自见己身...
意志
舍财
见毒
比丘之治罚化教通道俗
五百结集
成就
醉婆罗门
供养文
心心法等佛亦能化
三类境
真影
【大藏经】杂譬喻经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业的三种报应模式
涉水渡河的求法者
善导大师超越其他祖师,这种说法对吗
做寿的问题

一天之中如何对治贪嗔痴
仁、义、礼、智、信对内脏的影响

皈依的四个误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