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梵语 samanvāgama,巴利语 samannāgama。为“得”之一种。即已得而现在相续不失之意。乃说一切有部之教义,然有部之论师亦有持异说者。于俱舍论卷四载,“成就”与“获”均属于“得”之一种。未得或已失而今得,称为获;已得而至今相续不失,则称为成就。然大毗婆沙论卷一五七则以得、获、成就等三者异声而同义。另据同论卷一六二载,得与成就之差别有“未得而得名得,已得而得名成就”、“初得而得名得,得已不断名成就”等七说。[顺正理论卷十二、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六、俱舍论光记卷四](参阅“得”4548) (二)梵语 sajpanna,巴利语同。具足、所有、支配之意,即具足七宝或戒、定、慧等,且于此自在,是谓成就。或为完成志愿之意。密教以此为悉地(梵 sidhi)之意译。[中阿含卷五成就戒经、长阿含经卷十八转轮圣王品、阿弥陀经、俱舍论卷四] (三)即印度名著 Sādhanā。本书之副题为 Realization of Life(生命之实现)。近代印度文学家、思想家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 1861~1941)撰。系辑录其于一九一三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多次之演讲稿而成书。本书内容包括有:个人与宇宙之关系、灵魂之意识、恶之问题、自之我问题、美之实现、无限者之实现等八篇。主要阐示:(一)西方都市文化产生“他”与“我”、人与自然之对立;而印度文化则产生人与自然融合一体之意识。现象界虽然呈现千形百状,然真理唯有一个;吾人只要体悟其一,即悟一切。(二)人生之悲剧,系由于以有限之条件,欲升达无限世界之结果,故须实践奥义书中“舍离一切乃可获得一切”之真理;佛陀所说之舍弃自我,即如油灯之舍油而照明;所谓解脱,无非是从无知与贪欲之中脱离而出。文中充满复兴印度精神之热情与理论。[A. Chakravarty, Macmillan: A Tagore Reader, 1961、タゴ─ル生诞百年祭记念论文集] p2928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佛的十八种功德法,惟佛独有,不与三乘共有,故云不共。...南宋临济宗僧。湘潭(湖南)人。十三岁时,因一僧之教导知有佛法,遂以诵经礼佛为事,学习坐禅。二十二岁(一说十八...(术语)Jina,译曰胜。佛之尊称。佛本行集经一曰:尔时如来,住于佛行,无复烦恼,故名耆那。玄应音义十九曰:耆那...(书名)马鸣菩萨造。有二译。旧译者为梁之真谛,一卷,新译者为唐之实叉难陀,二卷。说如来藏缘起之理。本论可分为...又作卒哭忌、幽回忌。即人死后百日期满之追忌供养。人死百日,亡者家属之悲痛通常已告一段落,应可渐觉“出苦”而“...(行事)维摩会法华会等,讲者问者之对配,谓之偶讲。...谓多数之寺塔。据善见律毗婆沙卷一谓佛灭后,阿育王作八万四千宝塔,安奉佛舍利。又法显传及大唐西域记均载此说。[...(术语)少分之善根。阿弥陀经曰: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全一卷。宋朝施护译。全称持明藏八大总持王经。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本经虽举持明藏中之八大总持,然亦兼举心咒,...遗骸火化后,收拾遗骨以安置之。又作安位。安骨时所行之法事,称为安骨佛事,又称安骨讽经。敕修百丈清规卷三迁化条...位于江苏金陵(南京)。即牛头宗四世法持禅师所住持之寺。法持之法嗣智威禅师亦住此寺,并在此示寂。牛头宗乃唐代法...(龙藏本)...僧伽吒经...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第一、怀胎守护恩 妈妈怀胎十月,用心呵护,即使身材走样,皮肤变差,也不在乎,只是担心牵挂肚子里的我们是否健康...不学佛之前,都是散乱、黑暗、狂躁的心,在里面加入佛号,就有转化的功能。一句佛号就能收摄散乱的心,让它逐步有序...问: 有一事疑惑,请求法师开示。之前听您说过随缘度日。我不明白,在世间生活中随缘度日和事业追求是不是矛盾? 宏...人生的需求可以分为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二者必须兼顾调和,生命才会踏实。物质能让我们走上舒适的生活,但也有可能...玄奘大师幼年时就聪慧好学,而且家学渊源,少年出家后更是勤奋用功,十三岁就能登座于大众前覆讲经论。在博览各家宗...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维持家庭生活。回家还有很多家务,大部...有一位雕刻家,小时候是个很好看的人,他一天天长大了,发现自己的相貌越来越不好,变得很丑,脸部严重变形,一条一...我们一定要爱惜五谷粮食,不能浪费,浪费粮食就是暴殄天物,是最损福报的。即便你是亿万富翁,也没有资格去浪费粮食...
成就
【佛光大辞典】
上篇:成寻 | 下篇:成就一切印 |
为菩萨六种巧方便之一。谓菩萨立誓施与众生所求之田宅钱财等,并次第引导其履行善法之一种善巧方便。要,即誓约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