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马鸣菩萨造。有二译。旧译者为梁之真谛,一卷,新译者为唐之实叉难陀,二卷。说如来藏缘起之理。本论可分为三分观之。起首三颂为序分。从论下为正宗分。末后一颂,即是随行所起大愿,为流通分。玆将本论各家之著述列下。起信论一心二门大意一卷(陈智恺作),起信论义疏上卷(缺下卷隋昙延撰),起信论义疏四卷(隋慧远撰),起信论同异略集二卷(唐见登集),起信论义记七卷(唐法藏撰),起信论别记一卷(唐法藏撰),起信论疏注四卷(唐法藏撰宗密注),起信论疏笔削记二十卷(宋子璇录),起信论纂注二卷(明真界纂注),起信论捷要二卷(明正远注),起信论续疏二卷(明通润述疏),起信论疏略二卷(唐法藏造疏明德清纂略未刊),起信论直解二卷(明德清述),起信论裂网疏释实叉难陀译六卷(明智旭述),起信论疏记会阅卷首一卷(续法辑),起信论疏记会阅十卷(续法会编),起信论疏记六卷(新罗元晓疏并别记),起信论别记一卷(新罗元晓撰),起信论内义略探记一卷(新罗太贤作)。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指经、论、释三者。经为佛陀所说之教法;论为印度学者祖述(或解释)经所说者;释则阐释经论之深义,而由中国或日本...谓众生不辞劳苦,修习梵行、经文等四种事,则能证入道果,而得涅槃之乐,以勤苦修行在先,得证道之乐在后,故称先苦...(名数)一音声忍,同于上之音响忍。二顺忍,同于上之柔顺忍。三无生忍,同于上之无生法忍。四如幻忍,了达诸法皆依...(术语)导人入佛道者。佛菩萨之通称。释氏要览上曰:十住断结经云:号导师者,令众生类示其正道故。华首经云:能为...(术语)丰足利人也。法华经譬喻品曰:饶益诸子等与大车。...梵语 ullambana 之意译。音译盂兰盆。人死之后,沈于闇道,有倒悬之苦。为救亡灵脱离倒悬之苦,可盛设供具奉施三宝...【阿赖耶识与诸转识俱转转相】 p0784 瑜伽五十一卷六页云:云何建立阿赖耶识与转识等俱转转相?谓阿赖耶识,或...梵语 mārga-anvaya-jāna。八智之一,十六心之一。观色界、无色界之道谛所得之无漏智。此智类似于观欲界之道谛所得...又作饭桌。即用餐之台。临济录(大四七·五○三中):“普化踏倒饭床,师云:‘太粗生!’”[禅林象器笺器物门] ...指现在佛释迦既已入灭,而未来佛弥勒尚未出世之中间时期。此时期地藏菩萨出世以教化众生。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上(大一...(名数)听法有上中下三品。上品以神。中品以心。下品以耳。见法苑珠林。...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僧肇法师所作《宗本》《物不迁》等四论。但末代弘经,允属四依...雨宝陀罗尼...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
修五停心得成就便入定,然后出定而观四念处,那是次第禅观。由修定得有漏慧,再以有漏慧观四念处,由观四念处发无漏...
佛指示我们,这个人生是苦的,不明白其中真义的人,就生起错误的观念,觉得我们这个人生毫无意思,因而引起消极悲观...问: 请师父开示,是否得了绝症或阳寿将尽的人更易得到阿弥陀佛的加持? 大安法师答: 这个问题是这样来看待的,阿...问: 请问,哪种类型的人婚姻痛苦较多? 了幻法师答: 凡自我观念重的人,婚姻痛苦较多。 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往往心...问: 为什么同样都是在学佛,有的人越学越不顺心,有的人越学越有福,原因在哪里。 方海权答: 原因在于有没有如法...
问: 怎样让我手下的员工学佛? 悟光法师: 欲改变别人,先改变自己。你刚好用佛法领导大家,刚好用爱心来领导大家...在一个非常寒冷的大冬天,一个流浪者来到一位比丘的禅室,他因为饥寒而颤抖。 你可以看出来,我不仅饥饿也受冻,全...
如果如来的清净法身与五阴身不异,就是两个是平等的,那就麻烦了。五阴身是无常的。若不异阴者(五阴),如来的法身...
大乘起信论
【佛学大辞典】
上篇:大乘义章 | 下篇:大乘善根界 |
我国天台宗智顗所立四种四谛之一。又作无生灭四谛。天台宗判立藏、通、别、圆四教,无生四谛系通教之说,认为因缘诸...
经论释
四事先苦后乐
十忍
导师
饶益
倒悬
阿赖耶识与诸转识俱转转相
道类智
饭床
无佛世界
三品听法
【大藏经】肇论
【大藏经】【注音版】雨宝陀罗尼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日常生活中的四念处观

【推荐】错解「人生是苦」的含义
绝症或阳寿将尽的人是否更易得到加持
哪种类型的人婚姻痛苦较多
为什么有些学佛人越学越不顺

当代学佛人的困惑
把慈悲心体现在生活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