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 mārga-anvaya-jñāna。八智之一,十六心之一。观色界、无色界之道谛所得之无漏智。此智类似于观欲界之道谛所得之法智,故称为类。唯识宗以之为见道之智,俱舍宗则以之属于修道。 p5665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符合真如实相的知见。...巴利名 Vajjiputta。又称跋耆子。为佛陀入灭百年后之跋耆族比丘。主张“十事”合法,引起教团之论争,导致第二次结...(名数)菩萨修六度之增上力,得六种之决定也:一、财成决定,谓由布施之力必定常得大财之成就。二、生胜决定,谓由...戒本疏·十三僧残法:“所以列二十僧中出罪者,以二篇次死,业障深重;故须多人强境,方发犯者胜心,息断相续故。云...缠即缠缚,使人心身不自在,及缠缚有情,系于三界之欲,故云缠也。根本烦恼,亦名为缠。经说欲贪,缠为缘故。然品类...(术语)体无相之真理心中无所执着,无所分别,是曰无所得。即空慧也,无分别智也。涅槃经十七曰:无所得者,则名为...【他心智所缘】 p0487 品类足论一卷七页云:他心智何所缘?谓缘欲色界系和合现前他心心所,及一分无漏他心心所。何...五种佛身,乃华严宗所说。即:(一)法性生身,由圆常之法性体所生之佛身。(二)功德法身,以万行功德为因所成之佛身。...梵名 Vakkula, Bakkula, Bakula, Vakula,巴利名 Bakkula, Bākula。为佛弟子之一。又作婆拘罗、波拘卢、缚矩罗、薄...【心法】 宇宙间一切法,基本上可分为色法、心法二大类。有缘虑作用者为心法,无缘虑作用而有质碍作用者为色法。此...(书名)四卷。明释智旭撰述。其后序曰:犹忆初发心时,便从事于禅宗。数年之后,涉律涉教,著述颇多。独此楞伽,拟...佛说弥勒下生经...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摘自《彻悟禅师语录》) 我们忆念佛的功德,忆念佛的光明,...
念佛之人,不可效愚人做还寿生、寄库等佛事。以还寿生不出佛经,系后人伪造。寄库是愿死后做鬼,预先置办做鬼的用度...一、对佛教歧视的人 这种人又分二类:一类是有意的,另一类是盲从的。前者是胸存成见,故意诬蔑的;后者是人云亦云...
极乐世界的菩萨们,来我们这个世间示现的,自古及今应该会是很多。我们天天发愿,我到了极乐世界,我就要回来。那我...
(一) 禅宗一法,本来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没有公案可参。到了后来,学禅的人根基越来越浅薄,要契入禅门,要直指...1、 触目所及,与万物为敌,是谓之凡夫。 2、 当你闭上嘴巴,苍蝇就永远飞不进来;当你不开口的时候,恶业就不...
若看到沙弥,即使是孩童年龄的小沙弥,也一样要礼敬,甚至礼拜,如同礼敬大比丘僧。不要因为沙弥在僧团中的阶位比较...
《广论》上说,菩萨能够不顾惜自身一切的生活资具,包括财物、饮食、衣服、卧具等。面对资具菩萨必须有两个心态:第...
道类智
【佛光大辞典】
上篇:道证 | 下篇:道释画 |
禅宗公案名。井,指井户;驴,即辘轳,或谓驴马。曹山录载(大四七·五二七下):“师又问:‘佛真法身犹若虚空,应...
如实知见
跋阇子
六种决定
僧残须二十僧出罪意
十缠
无所得
他心智所缘
五身
薄拘罗
心法
楞伽经义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弥勒下生经
【大藏经】在家菩萨戒本
【大藏经】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忆佛念佛,自得心开

念佛之人不可效仿愚人做愚痴事
漫谈社会上误解佛教的人们

极乐世界的菩萨,在这个世间的示现

赵州公案「无门关」
慧律禅师禅语精选

现三宝形象的,都不应该随便使唤,否则损自己的福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