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一音声忍,同于上之音响忍。二顺忍,同于上之柔顺忍。三无生忍,同于上之无生法忍。四如幻忍,了达诸法皆依因缘而生,犹如幻化之性本来空寂而信忍也。五如焰忍,了达一切境界悉如阳焰之本性空寂而信忍也。六如梦忍,了达一切妄心,犹如梦境之无真实而信忍也。七如响忍,了达一切世间之言语音声皆依因缘和合而生,犹如谷响之无真实而信忍也。八如影忍,了达色身依五阴之积集而成,无有本体犹如影而信忍也。九如化忍,了达世间诸法无而忽有,有而还无,体无真实如化事而信忍也。十如空忍,了达世间出世间种种之诸法悉如虚空之无色相而信忍也。见华严经指掌,三藏法数三十八。【又】一戒忍,观色阴而不犯禁制,由之而得戒忍,以作与无作之戒体皆是色之摄也。二智见忍,观识阴而了知一切诸法邪正之见,皆自识心生,由之而得知见忍,以了别识与此知见相类也。三定忍,观想阴而不起乱思,由之而得定忍,以由颠倒之妄想能入于定也,四慧忍,观受阴苦乐之相为无而得智慧忍,以分别诸法皆悉空寂而智慧生也。五解脱忍,观行阴造作之相为无而得解脱忍,以行皆无常,无有结缚者也。六空忍,观三界之苦果无实体而得空忍,以生死之苦谛性本空寂也。七无愿忍,观三界之苦因皆空而得无愿忍,以烦恼之集谛,性本清净也。八无相忍,观三界因果之法,皆空而得无相忍,以因果之相本为空无故也。九无常忍,又俗谛之境一切有为之法悉皆虚幻而得无常忍,以一切诸法迁灭无停故也。十无生忍,观真谛之境是无为法而诸念不生,得无生忍,以真空之理本无生灭故也。见仁王经天台疏三。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Buddhakāya,证得无上正觉之佛陀身体也。就中有法身化身等之别。总名为佛身。...【执受】 p1031 显扬十九卷十一页云:问:云何执受?答:谓由随一若清净相,或光明相,起执取相。 二解 雑集论五卷...为密教胎藏曼荼罗金刚部院之金刚拳菩萨等所持之法器。伽驮,梵语 gadā,为棒之意。在密教经轨中,伽驮棒多指宝棒,...乃二人名。经论中提及耶舍比丘有二人。一为佛在世时毗舍离城长者之子。出家后,复还家淫故妇。佛陀大诘斥之,遂制淫...迦鸠驶,梵语 kāksi 之音译。意译为香或香料。又作迦鸠树。属豆科金雀儿植物之一种,学名 Cytisus Cajan。为佛经中...(术语)心为体,智为用,体用并举而曰心智。仁经王经中曰:心智寂灭,无缘照。...【无明为缘造福行】 p1083 法蕴足论十卷五页云:云何无明为缘造福行?谓有一类、于人趣乐,系心悕求。彼作是念:愿...又称吉祥天悔过法、吉祥天女法、吉祥悔过法。即于每年正月,以吉祥天为本尊,诵念金光明最胜王经,以忏悔罪过,及祈...【一切生身差别缘起】 p0015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十三页云:六者、说有一切生身差别缘起。谓由不善善有漏业,施...梵语 dvātrij?an mahā-purusa-laksanāni,巴利语 dvattijsa mahā-purisa-lakkhanāni。系转轮圣王及佛之应化身...为“显境名言”之对称。指能表诠义理之名目、文句、言说等。成唯识论卷八(大三一·四三中):“表义名言,即能诠义...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普贤菩萨行愿赞...
敬畏因果就要规范我们的身口意三业,身业不能去杀生,不能去偷盗(就是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人家不给你,就不能自己去...
1、父母在,不远游 原文: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 释义:要是出游,必须要告知去处和理由。...
问: 印祖一再说:念佛人当须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一心念佛,求生净土;不敦伦笃行,纵念佛亦...人是万物之灵,有智识,有才能,有远见,有良心,有道德才是万物之灵。事事皆能思前思后,打算将来的事情,方有万物...这首偈语是过去七佛教化众生用的,非常重要。实际上只有四句话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前三句话...
过去,在一海岸边有树林,方圆数十里中住了五百多只猕猴。有一次,海水上有聚沫,高达数十丈,看上去就像雪山一样,...随着太阳逐渐升高,龟裂的泥土路愈来愈炙热,比丘们一早结伴到村里托钵行化,但是都一无所获。好久没下雨了,农作物...
国庆长假,待客之余,读书、写字、坐禅、念佛。 品读《周易系辞》,有段文字,震动吾心灵:子曰:德薄而位尊,知小...
十忍
【佛学大辞典】
上篇:六忍 | 下篇:十四忍 |
悉昙字 (p)。悉昙五十字门之一。又作梨、楼、卢、梨。据瑜伽金刚顶经释字母品载,此字门含有“一切法沉没不可得”...
佛身
执受
伽驮棒
二耶舍
迦鸠驶树
心智
无明为缘造福行
吉祥悔过
一切生身差别缘起
三十二相
表义名言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规范身口意三业

这些名言都是有后半句的

如何将世出世间法圆融
伐树取果
昌臻法师《七佛通戒偈》浅释

猕猴入海喻
被草所缚的比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