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一信忍,别教之菩萨于十住位中信一切心皆悉空寂,能于空法忍可信证,故名为信忍。二法忍,于十行位中修习假观,知一切法空无所有,而能假立一切法,以化诸众生,于假法中忍可信证,故名为法忍。三修忍,于十回向位中修习中观,知一切法事理和融,于中道忍可信证,故名为修忍。四正忍,于十地位中次第正破十品无明之惑,于中道之理忍可信证,故名为正忍。五无垢忍,于等觉位中更断除一品之无明,于无垢之自性清净心忍可信证,故名为无垢忍。六一切智忍,于妙觉更断一品之无明,得一切智。遍知一切中道之法,于此法忍可信证,故名为一切智忍。见菩萨本业经上。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仪式)又曰顿经,一日经。于一座疾书法华经也。为追福而修之。...菩萨有未断惑者为凡夫菩萨,初地以上已断几分之惑者是菩萨圣众,又叫做圣众菩萨。...(术语)回心而趣佛道也。唯识枢要上本曰:回趣于大乘。...【不顾沙门】 p0326 瑜伽六十二卷二页云:云何不顾沙门?谓弃舍学处,好为退转。或犯尸罗,行诸恶法。于内腐烂。广...(譬喻)以本心之清净譬于华。故曰心华。唐华严经六十六曰:又如满月出现虚空,令可化者心华开敷。圆觉经曰:成就正...(菩萨)修慈悲万行之菩萨也。...(术语)天台所立五时教之说,以第四时之般若经为淘汰教,说诸法皆空之理遣荡一切之执情也。四教仪集注上曰:以空慧...(故事)佛说寂志果经叙王害父母,忧恼不能措,六师外道亦无如何,遂来佛所忏悔。参照涅槃经十九。...全一卷。唐代湛然撰。又称摩诃止观大意、圆顿止观大意。今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本书述明摩诃止观一部之枢要,举出...【等无间缘性】 p1121 俱舍论七卷一页云:除阿罗汉临涅槃时、最后心心所法,诸余已生心心所法、是等无间缘性。此缘...(界名)Yāma,欲界天之名。欲界天中第三重之天处。具称须焰摩。略称焰摩。又,旧称炎摩。译曰善时。新称夜摩。译...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愚人食盐喻 愚人集牛乳喻 以梨打破头喻 妇诈语称死喻 渴见...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然用就体分,非无差别之势;事依理显,自有一际之形。其犹病起...
这个息灭贪瞋痴,它很重要的,诸位要有一个很正确的观念。 譬如说:我右手边这个念南无阿弥陀佛,可是,因为他心法...
修行有八万四千法门,学习高僧大德是重要法门之一。近期我阅读了印光大师的一些资料,深为他的高尚境界和人格魅力所...
【原文】 龙眼 宗伯陆公①寿九十七而嗜龙眼,龙眼遂价贵一方。又吾乡一老叟,寿逾宗伯六载而嗜蒸豚。二老母,一嗜米...
原文: 须知一句阿弥陀佛,持之及极,成佛尚有余,将谓念弥陀经念佛者,便不能灭定业乎。 佛法如钱,在人善用,汝有...因为活着,所以找们应该感恩,如果没有感恩,活着等于死去。要在感谢中活着,你才会发觉世界是如此美好。 有这样一...身体是四大五蕴所和合,在人生的过程,免不了会产生四大不调而病苦的时候,当此之际,应找德术兼优的医师为你诊疗看...各地纷纷出土佛舍利,这是当今中国佛教界的一种重要现象,我认为佛舍利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多层次的意义。 首先,舍利...有一次,许伟和妈妈一起去菜市场买菜,途中经过一间卖鱼店,鱼台上面放着一堆鱼,旁边摆着一束用来绑鱼的茅草。 许...
六忍
【佛学大辞典】
上篇:五忍 | 下篇:十忍 |
广义而言,为原始佛教之同义语;狭义而言,指佛陀在世时之佛教,亦指佛陀所觉悟之内容与所说之教法。佛教自古即有大...
顿写
菩萨圣众
回趣
不顾沙门
心华
慈悲万行菩萨
淘汰
耆婆导阿阇世诣佛所
止观大意
等无间缘性
焰摩天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百喻经
【大藏经】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这一句佛号是方便,也是究竟

印光大师的高尚境界和人格魅力

积德才能延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