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利语 asubha。指身上所出不洁之津液。如脓、血、尿、屎等。恶,为憎厌之义;露,即津液。据心地观经载,自见己身,三十六物恶露不净。又无量寿经卷下谓,生、老、病、死皆苦,且恶露不净,故无可乐者。 p4952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多他阿伽陀】 秦言如去。大品他字门,入诸法处不可得故。论曰:即知四句如去不可得。华严唱他(他可切)字时...梵名 Mahāsavghika,巴利名 Mahāsavghikā。音译莫诃僧祇尼迦耶、摩诃僧祇部,略称僧祇部。又称圣大众部。为小乘...晋代僧。又作支敏度。为般若学派六家七宗之一心无宗之创始者。永嘉之乱,南渡避兵。成帝时,与康僧渊、康法畅共游江...【具慧】 p0823 瑜伽十八卷七页云:云何具慧?谓于苦圣谛,如实了知;乃至于道圣谛,亦复如是。...【冥闇】 p0947 瑜伽九十五卷十页云:若欲界爱、于所知境、令迷惑故;说为冥暗。...(职位)佛阁之主事。禅苑清规曰:阁主殿主维那所请。...(譬喻)黑白之二鼠也,以喻昼夜。...南朝佛教,包括从宋武帝永初元年(420)到陈后主祯明二年(588)中国南北分裂时期,在南方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懮界】 p1325 法蕴足论九卷二十二页云:云何懮界?谓顺懮触所起心懮,不平等受受所摄,是名懮界。...昔时,有眼力王者,善理国政,威神广大;王后名为广照,曾以金宝广行布施,并为大众宣说法要。后生一子,容止端严,...梵名 Narmadā。为印度大河之一。在古代位于南印度摩诃剌佗国之北境。即现今之拉巴达河(Narbada)。发源于中印度雷...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土法门单刀直入、直指众生以念佛心入佛知见。信愿持名,乘托阿弥...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印光大师校印本)...
这个地方为什么讲勤修加行呢?古德批注上说:一个菩萨深深地了解到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痛苦的根源,跟别人完全...一、智慧有没有增长、烦恼有没有减少? 果然有进步,心地会一天比一天清净,烦恼自自然然一天天减少,智慧天天增长...
现生读诵楞严咒,永受好命安乐福。我们所要改造的命运,不单是要改变今生之中过着美满幸福的生活,而且要创造未来生...
阿弥陀佛,各位大觉世间的有缘,大家吉祥。 今天,想给大家讲一个主题,叫做契理契机。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因材施教...
地藏经的第一品《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品就是第一大愿。谁的神通?佛的神通,也是地藏菩萨的神通。 佛对文殊师利...灵训禅师在庐山归宗寺参学时,有一天动念想下山,因此向归宗禅师辞行,禅师问道: 你要到哪里去? 灵训照实回答:回...
虚云老和尚的一生,可以说非常勤奋、非常节俭、非常慈悲,有甚深禅定功夫,有非常重要的成就和巨大的功德。在虚云老...
然人之过恶深重者,亦有效验,或心神昏塞,转头即忘,或无事而常烦恼,或见君子而赧然消沮,或闻正论而不乐,或施惠而人...
恶露
【佛光大辞典】
上篇:恶醯掣呾逻国 | 下篇:恶灵 |
(术语)十住十行十回向之三贤位。谓为圣胎。因其以自种为因,善友为缘,闻正法而修习长养,至于初地而见道,生于佛...
多他阿伽陀
大众部
支愍度
具慧
冥闇
阁主
两鼠
南朝佛教
懮界
福力太子
耐秣陀河
【大藏经】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找到一切痛苦的根源
修行是否进步的五个参考标准

现生读诵楞严咒,永受好命安乐福

契理契机,找到适合自己的法门

地藏菩萨的第一大愿
途中珍重

虚云老和尚的勤奋和严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