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十住十行十回向之三贤位。谓为圣胎。因其以自种为因,善友为缘,闻正法而修习长养,至于初地而见道,生于佛家故也。仁王经中曰:“是为菩萨初长养心,为圣胎故。”同良贲疏曰:“于三贤位俱名圣胎。所谓胎者,自种为因,善友为缘,闻净法界等流正法,修习长养,初地见道,诞佛家矣。”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凡夫阿赖耶识之不觉义,分为十重言也。禅源诸诠四曰:此识(阿赖耶识)在凡,常有觉与不觉二义。觉是三乘圣...【有热】 p0537 瑜伽八十四卷十八页云:有热者:谓于后时,发热恼故。又云:有热者:谓于乐等,如其所应,有贪...(书名)十卷,护法等十菩萨各造论十卷,释世亲之三十颂。唐玄奘师合糅为十卷,即瑜伽一宗之精要也。...凡三卷。唐代圆照撰集。全称大唐贞元续开元释教录。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五册。系录唐开元十八年(730,智升撰开元释教...唐代道宣撰续高僧传三十卷,分十科记述由梁初至唐贞观十九年间历代高僧之事迹;其中前八科为修慧,第九为修福。十科...指以浅近平易之方式来讲说经典。系唐代以一般民众为对象而盛行之唱导(法会或斋会时,宣说教理开导众心)。此有一定...(术语)六神通中前五通为有漏通,后之漏尽通为无漏通。前五于有漏道可得,后一者非无漏道,不能得也。...(术语)二变之一。亦曰转。如种子生现行,现行生种子,生熟自果也。...(菩萨)胎藏界金刚手院第三行第六位。密号曰细细金刚。司佛之内证。肉色,右手立大头两指,其间竖独股,屈余三指,...(菩萨)胎藏界虚空藏院上行右第三位之尊。密号曰成就金刚。以主四弘誓愿而名。白黄色,着羯磨衣,左持漉水囊,右立...(譬喻)善恶之业,缚人而系于生死,故譬之罥索。正法念经十三曰:业罥所系缚。...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龙鬼神无央数,十方诸来菩萨十万人,...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印光大师校印本)...
楞严经中,虚空藏菩萨说,他在因地以观察虚空无边,观察四大地水火风是无依,就是它是「没有自性」的,自性空的,它...
遂使垂手徒勤,倚门空望。上孤佛化,下负己灵。今生以及多生,一误而成百误。甘心苦趣,束手死门。无救无归,可悲可...佛法是积极入世的,对于痛苦的态度是速当远离。 当年佛陀出家就是有感于人生老病死的痛苦,为寻求一种离苦解脱之道...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父亲有三个儿子,因为工作的缘故,经常不在家。于是,三个儿子就由母亲在家看管着。父亲几乎没...一、因果的普遍性 世无无因之果,亦无无果之因。喻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声和则响顺,形直则影端。此举世亲知亲见...
打坐要学会调理,调理什么呢?调理行动,调理出入息,调理念头,就是外调身、内调心,身心要如法,不然就会出毛病了...
佛法进入末法的时候现在我们已经快三千年了,进入末法已经有两千年了,将近两千年了。这个时候已经恶法很盛行,善法...在佛经中,有这么一则故事──有一位土财主,虽然非常富有,但是内心却十分空虚,总觉得家里还少了什么似的。 有一...
圣胎
【佛学大辞典】
上篇:圣者 | 下篇:圣迦抳忿怒仪轨经 |
(经名)一卷,唐玄奘译。与罗什译之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菩提流支译之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真谛译之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凡夫十重妄
有热
成唯识论
续开元释教录
十科
谈经
无漏通
生变
等妙金刚
愿波罗蜜菩萨
业罥
【大藏经】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不断「放下」的时候,你跟「真如」就越来越近

不可甘心苦趣束手死门
如何面对疾病

心开路就开 心死路就死
印光大师《因果》

打坐要学会调理,不然就会出毛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