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性之体,离诸相而寂灭无余,谓之离;法性之用,微妙不可思议,谓之微。宝藏论离微体净品(大四五·一四七上):“无眼无耳谓之离,有见有闻谓之微;无我无造谓之离,有智有用谓之微;无心无意谓之离,有通有达谓之微。又离者涅槃,微者般若;般若故兴大用,涅槃故寂灭无余;无余故烦恼永尽,大用故圣化无穷。”[宗镜录卷九十二、无门关] p6718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名数)一、本因,本初发菩提心修菩萨道所修之因也,经云:我本行菩萨道时所成寿命今犹不尽是也。二、本果,本初所...禅林用语。声前一句,指未发出音声以前之一句、父母未生以前之一句,此为佛祖之“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千圣,指前...(术语)清净之善业也。又往生西方净土之业因也。观无量寿经曰:此三种业: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无热天】 p1054 大毗婆沙论一百七十六卷一页云:云何无热天?谓无热天一类伴侣,乃至广说。问:彼天何故名无热耶...凡三卷。南宋戒度撰。又称观无量寿经义疏正观记、灵芝观无量寿经义疏正观记。略称正观记。收于卍续藏第三十三册。内...(名数)大,三,法,羯之四种也。...三藏法数云:回即回转,向即趣向,谓起大悲之心,救度众生,回转十行之善,向于三处: 一、真如实际是所证。...亦名:依法不依人 子题:毗尼有五答 济缘记释云:“以持律师既为他依,自无依故。有下,引释,初示他解,次显今义。...(譬喻)涅槃经六、以象喻佛性,盲人譬无明之众生,说众盲摸象之肢体,为种种之解。曰:象喻佛性,盲喻一切无明众生...(杂语)如来离一切之虚伪,故曰至真。行事钞下之二曰:南无如来无所著至真等正觉。...【有相行菩萨】 p0550 杂集论十三卷十二页云:有相行菩萨者:谓住极喜、离垢、发光、焰慧、极难胜、现前地中,...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高安县黄檗山鹫峯下。乃曹溪六祖之嫡孙。西堂百丈之法姪。独佩...准提咒持诵仪轨...某年,杭州城疫症流行,碰巧荒年,市民贫病交迫,十分凄惨。 一天,城内的湖边,泊了一只大船,船头坐了一位美丽的...
外在的境界都是我们内心的一种折射。佛教中说,依报随着正报转。正报是我们自身,依报是我们周围的一切环境,包括山...
障碍我们见到本有佛性的就是我们的分别心。其实分别心与我们要见的心性并不是两个东西,它是我们依我执而产生的认识...
【彼佛相好神通,巍巍赫奕。至彼地狱最上之顶,垂臂弹指,慈音告敕。于其支体,放大光明。其音随光,直至地狱渊源之...问: 黄念祖的《念佛三昧文》中提到一个和尚念佛念得密不透风却自杀了,还有某法师提到一个天天念佛的人,到临终时...
有些父母、长者非常想不开,就想着要给孩子多留一些钱,结果呢?留得住吗?告诉大家,留成什么?祸根。老祖宗留了一...
关于弥勒佛的一些情况,北传的四部《阿含经》中,除了《增一阿含经》谈得比较具体,其他三部经典要么是没有记载,要...如果有人问我:法师,我今年七十几岁了,随时可能会死,已经来不及参禅悟道,也没有太多时间去参访善知识,你可否告...
离微
【佛光大辞典】
上篇:离间语 | 下篇:离盖 |
【五种法多有所作】 p0282 瑜伽八十九卷三页云:复次心清净行苾刍、有五种法,多有所作。何等为五?一、正教授。二...
本门十妙
声前一句千圣不传
净业
无热天
观经义疏正观记
四种曼荼罗
十回向
安居受依律师须依经律
象喻
至真
有相行菩萨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大藏经】【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送画观音

对别人产生反感厌恶,是我们过去的恶业所感召

父母未生之前你是谁

弥陀光音度地狱众生
临终听到佛号生瞋恨心,是阿弥陀佛没有摄受吗

勿以嗜欲杀身,勿以财货杀子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