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僧尼登临戒坛,举行授戒之仪式。此等登坛授戒之僧尼,即称为临坛大德。临坛大德之设置始于唐永泰元年(765),代宗命长安大兴善寺建方等(大乘)戒坛,并敕京城僧尼各置临坛大德十人,即三师七证。又会昌至大中年间(841~859),设有内临坛(宫中戒坛)大德、外临坛(一般寺内之戒坛)大德及内外临坛大德。玄畅即为当时著名之内外临坛大德。[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上二、大宋僧史略卷下、宋高僧传卷十六、卷十七] p6505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因明用语。古因明之祖足目所立因明“似能破”十四过类之第七过类。于论议之中,问难者不知“宗”(命题)与“因”(...梵语 paca-rūpamegha。五种色彩之云。又称五彩叠云。为千手观音四十手中,右一手所持之物。执此云之手,称为五色云...(术语)谓独觉有舍大悲心之障也。盖独觉之人,但能自度,无利他心,故不能起大悲心,利益一切众生,从而不能至于佛...谓如实之佛弟子。据大般若经卷十所载,若人知佛所说一切法虚妄不实,并能知诸法实相,行般若波罗蜜,近阿耨多罗三藐...(书名)具名大乘法界无差别论,一卷,坚慧菩萨造,唐提云般若译。明菩提心。本论之疏着如下:法界无差别论疏一卷,...即观无量寿经所说之善根。二善者,定善、散善。三福乃世福、戒福、行福。(参阅“二善”213、“三福”647) p214...意译无根。即谓无眼、耳、鼻、舌、身等五根。释摩诃衍论卷十(大三二·六六四下):“其心专一,不能分别应作、不应...为密教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南方第十七位之天名。二十八宿中之张宿(梵 Pūrva-phalgunī)。此天在因位,降祸于小...即内财与外财。众生因业缘而受生人间,其果报正体所具有之身体、手足等,是为内财;依于果报正体而有之金银、舍宅等...【出世间道七种作意】 p0484 瑜伽三十四卷一页云:如是已辩往世间道。若乐往趣出世间道;应当依止四圣谛境,渐次生...为儒释道人物之画题。儒者陶渊明与道士陆修静相携访问在庐山修行之高僧慧远,归途中三人谈笑而行,送客之慧远不觉间...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圣八关斋。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今当...●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总持不动尊 首楞严王世希有 销我亿劫颠倒想 不历僧祗获法身 愿...问:师父在课堂上,一再提到说罪性本空,同时也要我们站在那个空的角度来忏悔。 师父:是,这样会比较好。 问:我的...
今年,我48岁了,过的狼狈不堪,回想过去的前半生,一直在贫穷、卑贱中挣扎,以后的日子,也看不到大的改观。万幸的...黄豆享有豆中之王植物肉的美称,每天吃点黄豆、豆制品或喝杯豆浆是众多营养学家的建议。中医认为,黄豆富含多种营养...佛陀时代,有修习外道法门的五位兄弟,生活贫苦,因此想学习外道的生天之道,希望可以远离饥寒交迫之苦。 有一天,...佛教常说的发愿,就是树立学佛目标。每个人发心不同,所以,发愿内容也不尽相同。我们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可在每...
凭自力修戒定慧的通途八万四千法门判为难行道。念佛法门是仰靠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令吾人带业往生,横超三界,这是...
我们学佛要从皈依佛法僧三宝开始。 皈依是什么意思呢?从字面上来说皈有归来、返回、依附、皈投、皈向的意思。依有...问: 我的佛堂供有西方三圣外,还有药师佛和地藏菩萨等,早晚简课,只拜西方三圣和释迦牟尼佛,还有十方三世常住三...
临坛
【佛光大辞典】
上篇:临终现前愿 | 下篇:临济三句 |
亦名:大障善道、大罪、粗恶、萨偷罗、粗过、吐罗遮、萨偷兰祇僧、粗罪 子题:二逆、粗有二种 戒本疏·七聚重轻:“...
义准相似过类
五色云
独觉舍悲障
真佛弟子
法界无差别论
二善三福
婆多诃弥尸
间错天
两财
出世间道七种作意
虎溪三笑
【大藏经】【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大藏经】佛说八关斋经
【大藏经】早课(朝时课诵)
既然罪性本空,为什么还要忏悔

一位年近半百女人的邪淫忏悔
黄豆的8种保健养生功效
供佛的不思议果报
发愿

念佛法门,他力易行,横超生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