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起信论就随染、性净二义说明本觉之相。所谓随染,乃依妄染之污秽,显示本觉之作用。又分智净相、不思议业相二种:(一)本觉之智净相,即本觉随染还净之相。乃依性德内熏之力与如来教法之外缘熏力,如实修行,圆满方便,而破妄显真,令始觉之智趋于淳净,与本觉之性和合无二。(二)本觉之不思议业相,即还净本觉业用之相。以依智净相,能作一切胜妙境界,无量功德之相恒常相续,随众生之根,自然相应,现为种种利益。故知本觉之智净相以“自”染缘而成就,本觉之不思议业相以“他”染缘而得成,要皆不离染缘,故称之随染本觉。[起信论义记卷中末](参阅“本觉”1979) p6349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术语)就相言,曰本觉。就体言,曰真如。又本觉为能证之智,真如为所证之理。此理智二者,法身如来之全体也。...(一)梵语 pra?ākhā。音译钵罗奢佉、波罗舍佉、钵罗[贝*奈]佉。为俱舍论所说胎内五位之第五。即托胎第五七日后,肢...【住圣所住】 p0662 瑜伽二十卷二十五页云:若于如是十种过失,永不相应;唯有最后身所任持,第二余身,毕竟不...(519~586)隋代僧。雍州(陕西长安)人,俗姓王。少依颍律师出家。文帝敕住京师大兴善寺,与文帝为布衣之交。帝尝...(杂语)犹言直下,当下。...【二句答】 p0024 杂集论十五卷十页云:谓于所问应二句答。不得有余。如有依蕴建立,依界建立,而发问言:若蕴...亦名:不大揣食戒释名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不大揣者,非口不容受也。”(事钞记卷二五·四○·一九)...(杂语)实际广大如海,谓之实际海。观佛三昧经十曰:行是定者住过去佛实际海中。...(物名)梵语伐折罗Vajra,原为印度之兵器。密宗假之,以标坚利之智,断烦恼,伏恶魔。其两头单独者,谓之独股,分...【毗卢择迦王陷身入地狱处】 p0864 西域记六卷六页云:诛释窣堵波侧,不远有大涸池,是毗卢释迦王陷身入地狱处...(杂语)Samāpta,译曰成就。已竟护摩时所用之语也。见诸仪轨诀影七。...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重,动有劫数受诸苦恼,唯佛良医能为制药。行者无量世界长婴此...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十善业道经...
我们凡夫修道,业上没障碍是办不到的,从我们多生以来,先世所造的那些恶业重罪,跟你身体一起来了。你的正念生起来...
正月初一开示 | 柔忍 各位大德比丘、各位尼师、诸位优婆塞、优婆夷,还有来寺院拜佛的信众、游客,大家上午吉祥! ...
有个朋友炒股,股龄也有几年了,在市场上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也算比较深厚了。他自己也经常在一些经济类的报纸杂志上面...有一只狗,在树下休息,一阵风吹来,把树枝折断了,刚巧堕在它的背脊上。它就走开,到一个露天的地方去休息,长久地...慈悲的文殊菩萨,弟子迦罗越,恳请您现身加持,为弟子开大智慧。 迦罗越很想拥有像文殊菩萨一样的大智慧,所以,只...
我们讲过我们生命有二种力量:一个是外境的力量,一个是心灵的力量。如果你经常是由外境来牵引你的,你可能没有美好...
释曰:上句标下句释,谓诸圣人,名正性定聚。造五无间者,名邪性定聚。 (《俱舍论》颂疏) 那么自余凡夫,其他凡夫...
培福、种福不仅是世俗人的希望,即使是修行人也必须时时修福,如果一个人不修福报,只想得到解脱的智慧,那这种没有...
随染本觉
【佛光大辞典】
上篇:随信行 | 下篇:随相 |
即说一切有部所立十四不相应法中之“得”。谓一切有情法系于人身而不离,故喻为绳,称为得绳。例如造善恶诸业,一旦...
本觉真如
支节
住圣所住
灵藏
当头
二句答
大揣食戒释名
实际海
金刚杵
毗卢择迦王陷身入地狱处
三波多
【大藏经】思惟略要法
【大藏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大藏经】【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如何克服修行中的障碍

大安法师2023年新春开示

舍却贪爱,戒除贪欲
狗和树
以貌取人,有眼不识文殊菩萨

由心灵来引导外境的,一定有美好的未来

佛教不是宿命论,而是创造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