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集论十五卷十页云:谓于所问应二句答。不得有余。如有依蕴建立,依界建立,而发问言:若蕴数,亦界数耶?设界数,亦蕴数耶?此应作二句答。或蕴数非界数。谓色蕴识蕴。何以故?无有一界全摄色蕴相,或全摄识蕴相故。或界数非蕴数谓法界。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譬喻)Gangā-nad-vālukā,略称恒沙。恒河沙之数,譬物之多也。智度论七曰:问曰:如阎浮提中,种种大河亦有过...(名数)即十六罗汉也。...(地名)又作佉陀罗山等。七金山之第五。玄应音义一曰:轲梨,应云轲地罗。此译曰轲,空也。地罗,破也。名空破山也...(一)断绝生命之相续。大日经疏卷十载,断除根本,称为杀,即断除一切众生之命根;而命根乃无始无明之诸种烦恼,于密...【色境二识所识】 p0572 五事毗婆沙论下十二页云:如是诸色,于六识中,二识所识。谓眼及意。先用眼识,唯了自...(人名)罗汉名。旧称,离波多,梨波多Revata等。玄应音义二十二曰:颉丽伐多,贤结切,此言遇时,又云室星。则北方...(术语)通教十地之第十位。谓第九地之菩萨最后顿断烦恼所知二障之习气而成道之位也。...(名数)即五十二众。...我国古代神话中之五位天帝。道教供奉为神。据唐朝贾公彦疏载,东方青帝灵威仰,南方赤帝赤熛怒,中央黄帝含枢纽,西...比丘与比丘尼的具足戒分为八段,即 一、波罗夷,译为断头,是极重罪; 二、僧残,是残命义,必待众僧行忏悔法而救之...(术语)宿世之习也。通于善恶。俱舍论十二曰:虽有此理,由彼宿习。天台别传曰:宿习开发,焕若华敷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优婆塞戒经...
过去,佛陀曾生为马王,名叫驱耶,常在海边渡引漂流之人。当时在海的另一端,滞留了许多淫乱的女鬼,她们若见商人经...
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前面的通序是一...
问: 有很多人动员我们,不要学《金刚经》、《楞严经》,让我们念佛。我用《六祖坛经》里面的一句话说:何其自性,...
有位商人的家里失了火,不仅房子严重损坏,连财物都几乎在大火中化为了灰烬。等大火被扑灭之后,一家人都颓丧地望着...
大乘佛法的底限:你可以有烦恼,你可以有罪业,但是你不能起颠倒。这是整个净土宗的底限,这是最低、最底限。烦恼是...太宗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在叔父摄政王多尔衮辅佐下即了帝位,改元顺治,成为清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多尔衮独断专行,多...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前面是一个修行的因地,我们透过无常,透过无我,观照生灭法,外调,对...
老子曰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宇宙的法则天之道,如拉弓射箭一样,弓拉得满,箭才能射得远。我们中国人说,一个坏人...
二句答
【法相辞典】
【二句答】 p0024
上篇:二部结 | 下篇:二大种 |
谓所有的一切法,都是由自己的心造成的。...
恒河沙
十六大阿罗汉
轲地罗山
杀
色境二识所识
颉丽伐多
佛地
五十二类
五帝
八段五篇
宿习
【大藏经】【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大藏经】【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正信去邪知,亦保永世安康

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只念佛不学其他经典可以吗

财物化为灰烬,商人竟能悠然睡觉

不能起颠倒,这是净土宗的底限
顺治皇帝出家之迷

关掉生死业力的开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