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僧。武安(河南)人,俗姓董。自少出家,博通经论、律典及儒学,颇为时人推重。初于邯郸崇尊寺讲戒律,后奉敕住于洛阳融觉寺,宣讲涅槃、华严等经。菩提流支对师极为礼重,誉之为“东土菩萨”,将师所著大乘义章一书翻传天竺,天竺沙门称师为“东土圣人”。正光年间,孝明帝召师与道士姜斌对辩佛、道年次之先后,姜斌无词以对,遂遭流放。师于佛法之中兴,贡献极大。后不知所终。生卒年不详。[续高僧传卷二十三、洛阳伽蓝记卷四] p6232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术语)观经十六观之一。观念极乐之观音菩萨身相也。观经曰:见无量寿佛,了了分明已,次当观观世音菩萨。此菩萨身...(术语)因如来为无上法王,故称其教命云敕命。...指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所说相应于菩萨阶位之六种法忍之第五。即等觉菩萨断除无明惑染,安住于自性清净心而不动之位。...为楞严经所说十种仙之一。此仙恒常飞行于空中。楞严经卷八(大一九·一四五下):“坚固草木而不休息,药道圆成,名...梵语 sajskāra-skandha,巴利语 savkhāra-khandha。行,迁流、变化、造作之意;蕴,聚集、类别之意。佛教将一切有...指分析诸法而入空之观法。与“体空观”相对称。又作析色入空观、析假入空观、析法入空观、生灭观、拙度观、析法观。...五观之一。悲,恻怆之意。即常怀救苦救难之心而观察众生。法华经卷七普门品(大九·五八上):“悲观及慈观,常愿常...(杂名)或云九孔、九入、九疮。两眼两耳两鼻口大小便之九穴也。...梵名 Abhidharmamahāvibhāsā-?āstra。凡二百卷。略称大毗婆沙论、婆沙论、婆沙。唐玄奘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七...(杂语)凡夫愚痴之人也。大日经疏二十曰:以不知心实相故而生妄执,名为凡愚,若了知者即名诸佛也。...金光明忏法的别名,因金光明忏法是以吉祥天为道场之主。...(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真未?答曰:未得;不还未也。问曰:和上道高名远,何以不至乎?...(印光大师校印本)...佛说弥勒下生经...问: 请问法师,孔子晚年尚学《易》以免大过,作为一名佛弟子也想学《易》以免过,有必要吗?另外,请教《周易》与...
韩忠献公曾经说:无论遇到君子或小人,都应当诚恳对待他们。当我们确知对方是小人,只要浅交就行了。 一般人对于小...问: 我常夜间外出,甚至经过坟墓之处,心常惊怖不安,念佛意义何在?有效果吗? 如本法师答: 人人都有他自己某方...
过去,佛为众人说频婆娑罗王因听闻佛说法即得法眼净之宿缘,听闻此,众人心中对优楼频螺迦叶受化的因缘有所疑问,心...
随着减劫的次第,人的寿命越来越减。以这个作为标志,也就意味着所有的东西都在衰减。总的原理,就是随着道德越来越...一、 玄奘考试 在隋朝的时候,包括隋唐,僧人的数量是严格控制的。当了僧人国家是免除一切杂税 劳作。玄奘法师13岁...
古时候,有一位很想成为富翁的青年,他到处流浪,寻找成为富翁的方法。几年过去了,他不但没有变为富翁,反而成为一...卍 生死事大。 卍 吾但知念佛,无他术也。 卍 龙树于龙宫诵出华严,而愿生极乐。普贤为华严长子,而愿生极乐。文殊...
昙无最
【佛光大辞典】
上篇:昙无成 | 下篇:昙无竭 |
【佛陀僧诃】 西域记云:唐言师子觉,无著弟子,密行莫测,高才有闻。二三贤哲,每相谓曰:凡修行业,愿觐慈氏...
观音观
敕命
无垢忍
飞行仙
行蕴
析空观
悲观
九流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
凡愚
吉祥忏法
【大藏经】杂譬喻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弥勒下生经
佛弟子需要学《周易》来免过吗

容易发怒,乃福气浅薄之人
夜间经过坟墓如何克服恐怖心里

迦叶三兄弟受化之宿缘

减劫中人的福报越来越薄
玄奘法师西行故事四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