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二卷。日僧莹山绍瑾撰。又作莹山和尚清规、洞谷清规。系参酌古来各种清规而作,为集曹洞宗丛林清规之大成者。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二册。本书详说日用、月次、年中诸行事,乃绍瑾于椙树林、洞谷二处所行之清规,每一条皆折中佛祖戒规之过严与不及处,并附录绍瑾所著之坐禅用心记、三根坐禅说。 p6112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随信行补特伽罗】 p1370 瑜伽二十六卷四页云:云何随信行补特伽罗?谓有补特伽罗,从他求请教授教诫;由此力故,...凡二卷。日僧凝然撰。又称华严宗要。系叙述华严宗之宗要。内容分为教兴意致、辨释名字、出其体性、显示行相、观行状...诸法之体性真实不变,称为真如。(一)成唯识论依三无性而立此三真如,即:(一)无相真如,谓诸法之体无遍计所执之虚相...(杂语)Jvāla,译曰光明。见唯识枢要上末。...为日本真言宗丰山派总本山。位于奈良县楼井市(初濑町)。又称泊濑寺、初濑寺、丰山寺、长谷山寺。山号丰山神乐院。...(异类)梵语曰迦吒富单那。译曰奇臭饿鬼。见玄应音义十一。...亦名:讥诃教尼人戒犯缘、讥教尼人戒犯缘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论犯六缘:一、是僧差,二、情存为法,三、内生嫉...凡八卷。清代蒋超撰。民国印光大师重修。收在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一辑。峨眉山位于四川峨眉县西南,由麓至顶有大小七...“增执”之对称。即妄执诸法为空无之见解。盖若自佛教中道之理观之,凡主张诸法为实有者,即称为增执,此乃因此类偏...位于福建晋江县石狮镇卓望山。背倚金井镇,西临围头湾。又称大石佛寺。寺旁林峦奇石列布,山前明屿暗礁错落。建于南...【不还果】 p0321 显扬三卷十一页云:六、不还果。或先离欲,正性离生,然后证得。或一来果,尽断欲界余烦恼故得。...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住乐(yu)音树下,与大苾(b)刍(ch)众,八千人俱。菩萨摩诃(hē)...(印光大师校印本)...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迦邻竹园中,与大比丘众,比丘五百人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
我们看等觉菩萨。 等觉亦名一生补处。谓所证觉体与佛相等,又望于妙觉,犹有一等故名等觉。 这个等觉菩萨就是一生补...这篇重要的开示我们分成三个段落来学习:一、家庭母教是天下太平的根本 二、今天教育失败的根本原因 三、劝勉大家...
原籍山东临清的李名儒,说了这么一件事。 在他的家乡有一位屠夫,买了一头牛。这头牛知道将被屠宰,用力抵抗屠夫的...
1最先根本文: 求生净土,信为最先。从始至终,信为根本。 2谛信不疑文: 念佛往生,但谛信不疑而已,何复拟议为哉...
在《维摩诘经》中,佛说了一句非常有名的话,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当时,舍利弗便对佛陀...一个障碍,就是一个新的已知条件,只要愿意,任何一个障碍,都会成为一个超越自我的契机。 有一天,素有森林之王之...一、临终四事 唐善导大师:《临终正念文》,指出临终往生必须具备四个条件: 1、不得怕死: 生必有死,往生净土是永...问: 如何正确看待佛菩萨的感应? 答: 所谓的感应,即自心对心外各种事物产生的反应。 人们看到圣人的画像,寺庙的...
莹山清规
【佛光大辞典】
上篇:热恼 | 下篇:莹山绍瑾 |
【苦相】 p0840 杂集论六卷六页云:苦相者:或三,或八,或六。广如前说。何故经说若无常者卽是苦耶?由三分无...
随信行补特伽罗
华严法界义镜
三真如
匿缚
长谷寺
奇臭饿鬼
讥诃教授者戒犯缘
峨眉山志
减执
西资岩
不还果
【大藏经】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般舟三昧经

何谓「等觉」、「妙觉」
家庭教育为天下太平之根本发隐讲记

牛为求生流泪下跪 屠夫绝情惨遭恶报

莲池大师《弥陀疏钞》念佛法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