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尊于拘尸那揭罗城外之娑罗林入灭后七日,迦叶方至,悲念而右绕释尊金棺,一心敬慕,赞叹佛德。时,千辐轮相(三十二相之一)之佛足示现金棺外。后世遂以椁示双趺表佛身出现棺外之意。[祖庭事苑卷一、云门录卷上] p6094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书名)十二卷,宋台堪着。解行事钞,与资持记所见异,遂别成一家者。...【一切诸法皆无我性】 p0013 瑜伽四十六卷三页云:又诸菩萨,如实了知有为无为一切诸法,二无我性。一者、补特...民国初年汤用彤着。为民国以来有关我国佛教史实之著述。计分二十章,内容起自佛教之初传入,以迄南北朝末期佛教传播...为“善道”之对称。与“恶趣”同义。道,为通之义。即指生前造作恶业,而于死后趣往之苦恶处所。系对所趣之依身及器...(经名)一卷,刘宋沮渠京声译。有罗汉比丘,以宿业故,养视官马。七日后,现神通化王,使归于佛。...【能变有二种】 p0895 成唯识论二卷七页云:此三皆名能变识者,能变有二种。一、因能变。谓第八识中等流异熟二...谓独自修行,觉悟而离生死之人,徒能自度,难以生起大悲心,兼济一切众生,则无法臻于佛果,故谓之舍悲障。 p6269...(人名)竺昙摩罗刹Dharmarakṣa,竺姓,名昙摩罗察,译曰法护。月氏国人,译正法华者。高僧传一曰:晋长安竺昙摩罗...守护佛制戒之善神。即受三归依者有三十六部鬼神之王护持,受五戒者有二十五善神护持。灌顶经卷四(大二一·五○四上...zhonglun 佛教论书。又称《中观论》或《正观论》,与《十二门论》、《百论》合称三论宗据以立宗的三论。古印度...全一卷。今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元魏菩提流支译。其梵名若依宝性论所引用者,应为 Anūnatvāpūrnatva-nirde?a-pa...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
相信因果,就会有对一种生命的际遇那种逆来顺受。以前不知道有宿世的善恶因导致今生这样的善恶果,所以碰到逆境失意...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是生活得最愉快、最丰富,也是最懂得生活的人,所以也是最有大福报的人。 一般人以为有财产、...第一件可悲之事:干坏事 此十分难得之清净人身,如果用他来作罪业和恶行之工具,实在是十分可悲的事。每个人的生命...
唐朝元和年间,东都留守名叫吕元应。他酷爱下棋,养有一批下棋的食客。 吕留守常与食客下棋。如果谁赢了他一盘棋,...不管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茶还是琴棋书画诗酒茶的茶,为了健康,尽量少喝下面八种茶: 1、浓茶: 浓茶中含有大量的咖...
第十九 勤修我皆接引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
杨杰,字次公,安徽无为人,自号无为子。北宋神宗元丰年间,官职太常(掌管礼乐郊庙社稷之事)。最初时喜好禅宗,追...
经云:高必坠,聚必散,合必离,生必死。因一切有为法,皆如梦幻泡影,这是宇宙人生亘古不变的必然规律。所以佛告诉...
椁示双趺
【佛光大辞典】
上篇:暴流 | 下篇:标月指 |
梵名 Mukhada?aikavidyā-mantra-hrdaya。全一卷。北周耶舍崛多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略称十一面神咒经、十一面...
行事会正记
一切诸法皆无我性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
恶道
摩达国王经
能变有二种
独觉舍悲障
竺昙摩罗
护戒神
中论(Madhyamika-sastra)
不增不减经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大藏经】净土十疑论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有了这个观念,就能消解愤怒的情绪
圣严法师《苦报与福报》
人生四件可悲的事情

棋品与人品密不可分
尽量少喝八种茶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勤修我皆接引愿

归心净土的杨杰居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