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善道”之对称。与“恶趣”同义。道,为通之义。即指生前造作恶业,而于死后趣往之苦恶处所。系对所趣之依身及器世界之总称,主要指地狱。在六道之中,一般以地狱、饿鬼、畜生三者称为三恶道,阿修罗、人间、天上则称为三善道。此外,四恶道指地狱、饿鬼、畜生及阿修罗;五恶道则指地狱、饿鬼、畜生、人间、天上。[无量寿经卷下、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大乘义章卷八末](参阅“恶趣”4950) p4950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梵语 asvabhāva, asvabhāvatva, asvabhāvya, nihsvabhāvatā。指无实在之自体。又作无本性、无性。谓诸法皆因缘...(名数)即十二光佛之别谛,加无量寿佛之本名,为十三名也。无量寿经上曰:是故无量寿佛号无量光佛,无边光佛,无碍...【有学见迹】 p0548 瑜伽二十九卷十一页云:彼于尔时最初获得七觉支故;名初有学,见圣谛迹。...(一)为黑业与白业之略称,即指恶业与善业。(参阅“白业黑业”2099) (二)为曹洞宗之祖洞山良价所设立“洞山五位”...(名数)佛经之内容分类,有九种也:(一)一修多罗,二祇夜,三和伽罗那,四伽陀,五优陀那,六伊帝目多伽,七阇陀...(杂语)胎藏界曼陀罗之第三院云观音院,中有三十七尊。...【善能防护别解脱律仪】 p1149 杂集论八卷七页云:云何善能防护别解脱律仪?能善护持出离尸罗故。谓为求解脱,别别...(佛名)Ratnaśikhin,佛名。译曰宝顶。又宝顶经中作罽那者误。...(术语)三重三昧之异名。空空三昧,无相无相三昧,无愿无愿三昧也。大日经疏六曰:空与不空毕竟无相而具一切相故,...【瞿拏钵类婆】 西域记云:唐言德光。作辩真等论,凡百余部。论主本习大乘,未穷玄奥。因览毗婆沙论,退业而学...【声遍满顿起非渐渐生】 p1395 瑜伽五十四卷十六页云:复次诸声纔宣发已;寻卽断灭。故于色聚中,不恒相续。又此音...维摩诘所说经...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妙法莲华经卷第四 妙法莲华经卷第五 妙法莲华经卷第六 妙法莲...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
净业持名四十八法之第三法端身持名,就是用持名念佛来摄护好我们的身业,就是练习在念佛堂有行走着念,有坐着念。坐...问: 我们陕西这边,很多学佛多年的同修,因为念佛至今也没有达到功夫成片,而终日担心,怕不能往生。有些人甚至由...
贪、嗔、痴是三毒,能毒害我们的法身,杀害我们的慧命,使我们长劫轮回生死,不得出离。如果我们不断除贪、嗔、痴性...我相信命理,但我不相信在床脚钉四个铜钱就可以保证婚姻幸福、白首偕老。 我相信风水,但我不相信挂一个风铃、摆一...
【原文】 今果能以妄想心转为念佛,则念念断烦恼。若念念能断烦恼,则是念念出生死。果能以念佛之一念不移,一心不...
早晚功课,为亡人称名回向。森则按照普通丛林功课,每朔望早课完,礼祖时,将礼毕,有各代为生身父母,礼佛三拜,求...
人首先要能够谦卑自己。众生为什么会有种种的苦恼呢?就是因为我执太重了,有着种种的我慢。当自己比别人强的时候,...
阿弥陀佛的大悲愿海平等普度,含摄一切众生,大造之中不遗一物,上至等觉菩萨,下至阿鼻地狱众生,都能够得到拯救和...
恶道
【佛光大辞典】
上篇:恶趣 | 下篇:恶道障 |
云何生苦?生谓彼彼诸有情类。即于彼彼有情聚中。诸生等生趣入出现蕴得界得处得诸蕴生命根起。总名为生。何因缘故。...
无自性
阿弥陀佛十三号
有学见迹
黑白
九部经
观音院三十七尊
善能防护别解脱律仪
剌那尸弃
大空三昧
瞿拏钵类婆
声遍满顿起非渐渐生
【大藏经】【注音版】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一句弥陀三业皆摄,此生成就利益一切
如何才是决定往生之道

修行重在断除贪嗔痴三毒
我相信...我不相信...

念佛是以净想转染想

如何为亡人称名回向

【推荐】为何不能低下心来向别人学习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