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语)胎藏界曼陀罗之第三院云观音院,中有三十七尊。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杂语)金刚萨埵,持大日如来之果体,一面示现降三世明王之教令轮身,皆化现释迦八相之正法轮身。十八会指归曰:示...(术语)六通与三明及三慧也。无量寿经下曰:得深禅定诸通明慧。...(传说)往昔德叉尸罗住一饿鬼。五百岁间不得食而食其子云。见付法藏传六。...(一)指寺院中统领僧众,职掌事务之三项僧职。纲,意谓以有德之僧立纲纪,提挈僧众。即:(一)上座(梵 sthavira),...乌仗那,梵名 Udyāna。又作乌孙国、乌长国、乌场国、乌缠国、乌苌国。位于北印度健驮罗国北方之古国名,相当于今兴...(杂语)无智慧之光也。南山戒疏二上曰:言黑闇心者,谓痴心也。止观五上曰:此黑闇人,岂可论道。赞阿弥陀佛偈曰:...五代宋初人,生卒年不详。曾举秀才。因禅月大师贯休之指示,拜谒石霜庆诸禅师(805~888),庆诸问(卍续一三六·三...全一卷。姚秦鸠摩罗什译。又作菩提心经。收于大正藏第十册。为最胜王经净地陀罗尼品之别译,与元魏吉迦夜所译之大方...【不可记事】 p0329 瑜伽六十四卷七页云:不可记事教者:谓有问言:世间常耶?此不应记。但言我说此不可记。乃至问...(术语)五障之异名。智度论二曰:女人有五碍:不得作转轮王、释天王、魔天王、梵天王、佛。同五十六曰:女人有五碍...受生,意为生于如来家;藏,意为含藏所修所证之理。菩萨若能修习圆满十种受生藏,即入毗卢遮那如来无量受生藏海,愿...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无量无边大菩萨众、天龙八部,悉皆云集。 尔...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佛告无尽意菩...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
改悔孝亲晚年得子 在浙江的仁和,有一位秀才名区思治,四十岁时仍未有儿子。为了求子以延续宗脉,他往庙堂祷求神明...
执持净戒 执持净戒就是能够完好无缺地守持戒律,按照戒律的要求生活。今天很多人对戒律的认识不恰当,觉得条条款款...
原文: 当生大感激,生大惭愧。惭愧心生,邪僻心灭。惭愧为入道之初步。既欲学佛,当极力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
容易跟特别难,这两者是绝对相反的。有的说很难,有的说很容易,那看对什么人说的。我们在西藏拉萨学法的三十多个同...
在提到四大皆空这个名词的时候,许多人往往会说:出家人四大皆空。在世人心目中,出家人看破了名利,看破了世事,这...
这桩事情同时是显示极乐世界这样的一种微妙无碍的功德,反衬我们在娑婆世界怎么样呢?我们不自在,我们没有这种神通...
无相、无住、无念是般若法门的三大要领。在性空、无所得理念的指导下,契入诸法实相。实相是无相的。如《金刚经》云...
看第四个,非想非非想处定。这个是整个三界里面最高的境界了。 四、非想非非想处定,谓行者舍前识处之有想,并舍前...
观音院三十七尊
【佛学大辞典】
上篇:观音曼荼罗八大菩萨 | 下篇:观自在大菩萨三昧耶 |
【质多罗】 此翻杂地。...
释迦与金刚萨埵
通明慧
德尸罗城饿鬼
三纲
乌仗那国
黑闇
张拙
庄严菩提心经
不可记事
五碍
十受生藏
【大藏经】浴佛功德经
【大藏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改过获福感应二则

执持禁戒,尘业不侵

惭愧为入道之初步

为何专说极乐世界?因为这个法门殊胜

一切皆不是「我」的

契证到念佛三昧,那极乐世界就在当处

无相、无住、无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