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语)无智慧之光也。南山戒疏二上曰:“言黑闇心者,谓痴心也。”止观五上曰:“此黑闇人,岂可论道。”赞阿弥陀佛偈曰:“三涂黑闇蒙光启。”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三种成就】 p0182 集论三卷十页云:云何成就?谓成就相、如前已说。此差别有三种。谓种子成就,自在成就,现行成...三藏法数云:回即回转,向即趣向,谓起大悲之心,救度众生,回转十行之善,向于三处: 一、真如实际是所证。...【似同法喩五种】 p0695 因明入正理论云:似同法喩、有其五种。一、能立法不成,二、所立法不成,三、俱不成,...指法华经。酉阳杂俎:“大兴善寺素和尚,转法华经三万七千部,有一僧为其题诗:‘三万莲经三十春,半生不踏院门尘。...(书名)二卷,德慧法师造,陈真谛译。解四谛十六行相,破外道之我执。...位于浙江杭县西湖。乃西湖胜景之一。塔系五代吴越国王妃黄氏为藏祀佛陀螺髻发,而于宋太祖开宝八年(975)所建之砖...【阿赖耶识相有三种】 p0781 摄论一卷七页云:如是已说阿赖耶识安立异门。安立此相,云何可见?安立此相、略有...疑惑之情交织如网,故称疑网。法华经譬喻品(大九·一○下):“心怀大欢喜,疑网皆已除。”八十华严卷十四贤首品(...(故事)注经摩经三曰:什曰:声闻法中密行第一。...【无热恼池】 p1061 俱舍论十一卷五页云:雪北香南,有大池水,名无热恼。出四大河;一、殑如河。二、信度河。三、...(术语)梵音samādhi,旧称三昧,三摩提,三摩帝。译言定,正受,调直定,正心行处,息虑凝心。心定于一处而不动,...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甚深秘典,开示如理缘起之义。其旨渊弘寂而无相,其用广大宽廓...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汉传版): 那(na)莫(mo)悉(xi)怛(da)哩(li)野(ye)地(di)尾(wei)迦(jia)南(nan)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游化诸国,至广严城,在乐音树下,与大苾刍众八千人俱,菩萨摩...白泰官,清朝雍正年间有名的江南八大剑侠之一。 有一次,他游历四方之后,回到阔别八年的故乡,在村外看见一个八九...
一、五色封章一笔勾 【原文】恩重山邱,五鼎三牲未足酬。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嗏!出世大因由,凡情怎剖?孝子...
赵朴初先生说:我们日常流行的许多用语,如世界,如实、实际、平等、现行、刹那、清规戒律、相对、绝对等等都来自佛...《法华经》里将娑婆世界比喻为三界火宅,所谓三界,就是指欲界、色界和无色界。 欲界的众生,追求的是五欲的享受。...
佛住在婆只国设首婆罗山的鹿野深林时,有位一百二十岁的年迈长者,名叫那拘罗。由于色身羸弱,因而饱受病痛之苦。他...
佛法对人生的解释,是从因缘的角度来解读人生的,说诸法因缘生。当然,这个观念世间慈善家也提出说──善有善报、恶...
明浚。俗姓孙,齐人(今山东一带)。平日以诵《金刚经》为功课。唐高宗永徽元年(650)二月十二日夜晚,突然暴毙,...佛陀在世的僧团,名为「六和僧团」,何以称为「六和僧团」?主要是因为教团的组织严密,各项职务井然有序,让大众生...
黑闇
【佛学大辞典】
上篇:黑齿 | 下篇:黑闇女 |
【隐劣显胜识】 唯识宗依三性观的观行法门,立此五重唯识观,隐劣显胜识为第四种观法。八识心王,各有其相应的心所...
三种成就
十回向
似同法喩五种
莲经
随相论
雷峰塔
阿赖耶识相有三种
疑网
罗睺罗密行第一
无热恼池
三昧
【大藏经】大乘起信论
【大藏经】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大藏经】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妒火杀死亲生子

莲池大师《七笔勾》浅析

这些词语竟然都源于佛经,你都知道哪些
圣严法师:不离烦恼,也不起烦恼

身患苦,心不患苦

众生处处着,引之令得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