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名)涅槃经十二曰:“姊云功德天,授人以福,妹云黑闇女,授人以祸。此二人常同行不离。”功德天又曰吉祥女,黑闇女又云黑耳女。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受念处】 受以领纳为义,谓六根受六尘也。菩萨思惟所有诸受,皆悉是苦,愚人颠倒,计以为乐;贪爱染著,不肯暂舍...【八支圣道三种修法】 p0084 瑜伽十五卷一页云:已说七种佛教所应知处;次说八种。谓有八支圣道所摄,令诸苾刍究竟...【二种烦恼断果】 p0033 瑜伽八十五卷七页云:有二种烦恼断果。一者、见所断果。由证彼故;能自了知我已永尽捺...(术语)因地之修行(修行佛因之位为因地),又修行成佛之因也(本为修因,对于果证而颠倒其句耳)。慈恩传序曰:示...支遁,是晋朝名僧,号道林,俗姓关,陈留人。亦说河东林虑人。约晋愍帝建兴二年(314),他出生在一个佛教徒的家庭里...将华严经一经说法之类别分为五种,称为五类说法。依华严经疏卷一载,即:(一)佛说,如阿僧祇品、随好品等为佛所亲说...(菩萨)与十九应身同。但此正指观音也。日本慈觉大师显扬大戒论偈曰:文殊妙海菩萨僧,十九大士契圣众。...(术语)执著于事理之心也。智度论四十六曰:若以着心修善,破则易。若着空生悔,还失其道。譬如火起草中,得水则灭...(术语)谓观无量寿经之经宗有观佛为宗与念佛为宗之两宗也。念佛为宗者,观无量寿经之显义,释迦教之经宗也。观佛为...与“俱宣俱听”同义。实大乘主张一色一香无非中道,所谓山色清净身,溪声广长舌,万有皆齐说实相之妙法,同时亦皆齐...为地藏菩萨过去世之身。地藏菩萨于往昔曾为女子,名为光目,因知其母堕在恶趣,乃发愿救拔一切众生,待一切众生尽成...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罗汉也生死...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虽然食盐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放个几年不成问题,但是碘盐容易受到光、热、风的影响,因此会氧化分解而失效。这天也...问: 一个人的生辰八字给两个会算命的居士算,却算出了两个不同的命运。请问您怎么看待算命一说?命运是注定的,还...
问: 请法师开示,您提到我们净土行人总以为自己有净土,但有可能我们实际上没有。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有净土呢?...
《圆觉经》上面说过:善男子,彼善知识所证妙法,应离四病。 一者作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于本心作种种行,欲求...
用我们的心修行,一心。我们无论念哪部经,都告诉你一心,你才能有效果,能产生效果。如果当你念经、拜佛、礼忏、念...当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证悟后,曾自己感叹道:妙哉!妙哉!一切众生本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这一句...
佛陀在世时同游恒河两岸,传扬佛法。有一次,佛陀游化到末罗国的某个村庄,由于当地都是婆罗门教徒,所以当他们得知...
母亲今年已经八十三岁高龄了,虽然五年前的一场劫难彻底改变了她的命运,但一心向佛的母亲,在弥陀慈悲的佛光照耀下...
黑闇女
【佛学大辞典】
上篇:黑闇 | 下篇:黑岭 |
(一)谓密教金刚界曼荼罗大圆轮中之五大月轮。又作五月轮、五智月轮。金刚界曼荼罗为修生修显之法,入此轮坛中者,解...
受念处
八支圣道三种修法
二种烦恼断果
因修
支遁(314—366)
五类说法
十九大士
着心
念观两宗
齐说齐闻
光目女
【大藏经】阿閦佛国经
【大藏经】唯识二十论
【大藏经】悲华经
盐在生活中的妙用
如何看待算命一说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有净土

实际修行过程中间要防止四种病

在业障重的时候,应先读诵大乘经典
佛法的心要

塞住井水的婆罗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