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语)金刚萨埵,持大日如来之果体,一面示现降三世明王之教令轮身,皆化现释迦八相之正法轮身。十八会指归曰:“示现释迦牟尼佛,降于阎浮提变化身八相成道,皆是普贤菩萨幻化。”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杂语)不出声而默诵经文也。摄真实经下曰:持真言时,住心凝寂,口习真言,唯自耳闻勿令他解。心中观想一一梵字,...【加行差别建立补特伽罗】 p0526 瑜伽二十六卷十二页云:云何由加行差别建立补特伽罗?谓随信行及随法行补特伽罗。...【灭依止】 p1212 显扬二卷十四页云:灭依止者:谓已得蕴界处无余永断依故。...(术语)正义之外,更为余义之人之说也。如五百阿罗汉结集大毗婆沙就一法而列种种之说。其中除正说外皆云有余师说。...(一)指佛菩萨施于人之权巧方便。[维摩经序] (二)指法身佛与应身佛。理知冥合为冥,即佛之法身;方便度生为权,即...以金、银、琉璃等珠玉串成之鬘,乃属密教之供养物或庄严物之一。 p4188...真正的解脱,即佛的涅槃。...【界法无量作意】 p0866 显扬三卷七页云:三、界法无量作意。谓诸菩萨、乃至思惟十方无量世界一切诸法自相共相...(术语)深见其理也。止观一上曰:今人意钝,玄览则难。同辅行曰:以慧内照,故云玄览。...指祭祀天地神祇之祭品或行为。通常以各种动物或稀有珍奇之植物献神。相当于英语中 sacrifice 一语,此语含有神圣、...(名数)以有漏智次第断下地之惑之法也。盖三界分为九地,比较下地与上地,下地者粗也,苦也,障也,观而厌之。上地...楞严咒注音版...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愚人食盐喻 愚人集牛乳喻 以梨打破头喻 妇诈语称死喻 渴见...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五百大德声闻:舍利弗、大目揵...
锡杖为比丘十八物之一,是比丘行路时应当携带的道具。在禅林中,锡杖有一定的功用与表法意义。 锡杖的得名是因为振...
来来回回总是与人说命运的问题,这是因为人人都很关心自己的命运,这是很好的事情。因为只有大家都在乎自己的命运,...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有一天,阿那邠邸长者前往佛陀住处,顶礼佛足后,恭敬地坐在一旁。佛陀问道:...
问: 请问法师,龙华三会的第三会得度的都是释迦牟尼佛时就念佛的弟子,就像是我这样的。但是弟子念佛时就是口念弥...
八风不动心,无忧无污染, 宁静无烦恼,是为最吉祥。 能够看破世间虚妄不实的种种法,不随着利、衰、毁、誉、称、讥...
《三慧经》中说:山中揭鸟,尾有长毛;毛有所着,便不敢复去,爱之恐拔罢;为猎者所得,身坐分散,而为一毛故。人散...问: 请问法师,带新业可以往生吗? 大安法师答: 关于这个问题,原来在八十年代有些人曾有个观点,认为净土法门一...
问: 请问法师,修行以自利为主,容易被人误解为是自了汉,是小乘佛教,怎么看待这一问题? 宏海法师答: 这一问题...
释迦与金刚萨埵
【佛学大辞典】
上篇:金刚不坏 | 下篇:金刚萨埵形像 |
亦名:无场大界唱相法、唱无场大界相法 子题:空野唱无场大界相法、城邑唱无场大界相法 行事钞·结界方法篇:“次明...
金刚语言
加行差别建立补特伽罗
灭依止
有余师说
冥权
珠鬘
真解脱
界法无量作意
玄览
牺牲
六行观
【大藏经】楞严咒注音版
【大藏经】百喻经
【大藏经】禅秘要法经

锡杖的功用与表法意义

过去无悔,现在无怨,将来无忧

供养贤圣获福广

口念弥陀心散乱,这样能不能往生

【推荐】八风不动心,宁静无烦恼

「美丽」的危险
「带新业」可以往生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