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翻译名义集 > 正文
指不能发无上道心之二乘。因与草芽之枯焦、种子之腐败者无异,故称为焦芽败种。如维摩诘经谓,二乘如焦芽败种,不能...(术语)天神地祇也,不测曰神,灵明如镜曰明。无量寿经下曰:日月照明,神明记识。贤劫经一曰:诸天神明,人与非人...(术语)五种退没之相,天人退没于下界时,现五衰之相。...(杂语)佛在世,国人遇婆罗门则跪拜之。遇沙门则敬礼之。毗奈耶杂事一曰:六众报曰:汝等愚人,不闲礼式,谁合跪拜...【等解了】 p1119 瑜伽八十三卷十页云:等解了者:既发悟已;方便寻求。 二解 瑜伽八十三卷十六页云:等解了者;谓...即指路边系缚驴之木棒。禅家转喻学人虽领得一句一棒之玄机,然若执著于一语一句,则反受其拘束系缚,欠缺活用之机法...(杂名)又名金田。佛寺之别称。取须达长者布金买祇园之故事也。释氏要览上曰:金地或云金田,即舍卫国给孤长者侧,...(名数)凡诸经之题目,有佛自立,有经家所立。佛自立者如金刚经。经曰: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如来摄受、调伏众生的法门之一。如来以智德制定戒律,制止诸恶、邪非等,教法严谨而毫无容赦,令众生趋善避恶,是为...(衣服)又作一纳。一枚之衲衣也。衲衣为僧衣之名。佛祖统记六慧思传曰:平昔御寒,唯一艾纳。...又名十二有支,或十二缘起,是说明有情生死流转的过程。十二因缘是:无明(贪嗔痴等烦恼为生死的根本)、行(造作诸...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
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此是涉世一极乐法。 在道路狭窄时,要留一步让别人能走;在享受...1 心量有多大,人生的舞台就有多大。 2 放下,是一条最可靠的幸福之路。 3 不要砍倒给你遮阳的树。 4 最有智慧的人...
1.生平 承远大师(公元712---802年),四川绵竹县人。开始学道于成都唐公,二十四岁时,离开四川到荆州玉泉寺,依惠...
你在一个大众团体当中,有没有威信,有没有威望,你的话,是不是人家愿听,愿受你的指挥?有威德的人能够做领导,没...
了凡四训这本书,是中国明朝袁了凡先生所作的家训,教戒他的儿子袁天启,认识命运的真相,明辨善恶的标准,改过迁善...无论在家在庵,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一句佛号,不令间断。或小声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别...一天,比丘们齐聚一堂,同声赞叹佛陀大慈大悲,即使提婆达多常怀恶心,毁害如来,佛陀仍不以为患,反而为其哀愍,放...
现在人一般误以为佛教是消极的出世的,甚至有一些初学佛者受到这种风尚的影响,生起强烈的悲观厌世情结,忘记了大乘...
瞿拏钵类婆
【翻译名义集】
【瞿拏钵类婆】西域记云:唐言德光。作辩真等论,凡百余部。论主本习大乘,未穷玄奥。因览毗婆沙论,退业而学小乘,作数十部论。破大乘纲纪,成小乘执着。研精虽久,疑情未除。时有提婆犀那罗汉,往来睹史多天。德光愿见慈氏,决疑请益。天军以神通力,接上天宫。既见慈氏,长揖不礼。天军谓曰:慈氏菩萨,次绍佛位,何乃自高,敢不致敬!方欲受业,如何不屈?德光对曰:尊者此言,诚为指诲。然我具戒苾(频必切)蒭(丑朱切)出家弟子。慈氏菩萨,受天福乐,非出家之侣。而欲作礼,恐非所宜。菩萨知其我慢心故,非是法器。往来三返,不得请疑。
上篇:达磨波罗 | 下篇:达磨俎逻多 |
全一卷。唐代弘忍述。论述守一己之心为修道之要门。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内题为“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此...
焦芽败种
神明
五没
跪拜
等解了
系驴橛
金地
二种立题
制门
一衲
十二因缘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路留一步,味让三分
慧律法师《2007年新春开示法语》

净宗三祖-承远大师

威望与卑贱的因果

了凡四训白话篇
【推荐】从朝至暮,一句佛号不令间断
提婆达多的妙行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