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2~414)晋代僧。河内(河南)人,俗姓潘。十二岁出家,师事竺昙现,后与慧远共同学于道安座下。素与慧远共期欲赴罗浮山,然慧远为道安所留;师乃于东晋太元(376~396)初年先出发,至浔阳时,为郡人陶范所留而居庐山西林寺,未久慧远亦来,及至,入住东林精舍,遂有终焉之志。又另立茅室于岭上,作禅思修持之用,至其室者常闻异香,因号“香谷”。与一虎同居室中,人至则驱令上山;人去后,还复驯伏。师耽好经典,善于讲说,言常含笑,语不伤物,蔬食布衣,励行精苦,愿生西方。义熙十年病危,仍持戒不懈,临终前自敛衣合掌,示众云:“佛来!”言毕,怡然而寂,世寿八十三。道俗在山,咸闻异香,七日始止。唐玄宗追谥“觉寂大师”之号。[梁高僧传卷六、莲社高贤传、佛祖统纪卷二十六、卷二十七] p6024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界名)五净天之第二、在于色界。俱舍颂疏世间品一曰:已得杂修上中品定,能善伏除上中品障。意乐调柔离诸热恼,故...资持记释云:“初二句蹑前起后。言等同者,谓上四事并资身故。房衣及药三事用稀,食用则数;发谓对境起心。食下,正...(术语)十八空之一。身外之诸物,悉为实体不可得。...【择灭无为】 唯识宗所立的六种无为之一。择为拣择,是能择之智;灭谓灭除,是所灭的根、随烦恼。谓由无漏智,拣择...依止任持修复有四种,一依止因修,谓由种性力于波罗蜜多修习正行。二依止报修,谓由胜自体力于波罗蜜多修习正行。三...(职位)司锅釜类者。禅林之役名。...【所治义】 p0737 瑜伽八十一卷十一页云:所治义者:以要言之,一切杂染行。...(人名)Buddhasanta,三藏法师名。译曰觉定。见续高僧传一。...梵语 parsad,巴利语 parisā。集会、合会之意。涅槃会、维摩会、法华会等,其“会”字即有集会之意。天台宗有“会...(譬喻)以水火二河,喻众生之贪瞋。以中间之白道,喻清净愿往生心。观经散善义曰:譬如有人欲向西行百千里,忽然中...(术语)随事缘而说诸法之空,然空理是一,名之为一空或独空。止观七曰:一切法趣十八空,历十八缘名十八空,但是一...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有摩诃比丘僧万二千人,皆净洁一种类,皆阿罗汉...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殿前,意中欣然,甚悦之。明日问群臣:「此为何神也?」 有通人...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ye) 南(nan)无(mo)达(da)摩(mo)耶(ye) 南(nan)无(mo)僧(seng)伽...
《梵网经菩萨戒》云:若佛子!自妄语,教人妄语,方便妄语。妄语因,妄语缘,妄语法,妄语业,乃至不见言见,见言不...
我们知道,佛陀在出家的过程是远离人群的,这个过程是可以接受,因为他必须有这个过渡。佛陀得到中道以后,他就从山...
小时候,我常常缠着父亲讲故事,一次他便给我讲了一个关于木鱼的故事。 因饼结怨 很久以前有一座山,山下有个镇子,...
《三慧经》中说:山中揭鸟,尾有长毛;毛有所着,便不敢复去,爱之恐拔罢;为猎者所得,身坐分散,而为一毛故。人散...
我经常讲,佛学的基础是建立在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什么叫三世?三世就是现在、过去、未来。佛告诉我们,我们现在活...忍辱,是良药,但是苦口。能忍的人,走到哪,都是海阔天空;不能忍的人,去到哪,都是对立冲突,最后受伤的一定是自...
我们对这个死,时时刻刻都要放在头上,放在脑海里。有些人怕看到死人,他没有想过我们也会死。这个世间人很奇怪,譬...把心放平,把心放轻,才会活的坦然,活的舒畅,活的快乐,活的安静,活的真实,活的自然。 把心放平,把心放轻,正...
慧永
【佛光大辞典】
上篇:慧布 | 下篇:慧生 |
烦恼所知二障: 一、烦恼障者, 谓执遍计所执实我萨迦耶见而为上首,百二十八根本烦恼,及彼等流诸随烦恼。此...
无热天
食为大患故须作观
外空
择灭无为
依止任持修
锅头
所治义
佛陀扇多
会
二河白道
独空
【大藏经】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大藏经】佛说四十二章经
【大藏经】十小咒注音版

九缘皆具,方成不可悔之大妄语

佛陀为什么没有主动说法,而是等待众生祈请

转生复仇的黑狗

「美丽」的危险
三世因果与六道轮回
以忍来圆满人生
